中国传统民居之蒙古包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是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中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其中所描绘的“穹庐”便是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即我们熟知的蒙古包。 蒙古包不单是游牧民族的传统居住空间,更是游牧文化的浓缩载体。它顺应草原的气候与地理特点,以轻便、易拆装的特性适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蒙古包(图自图虫网) 基本构造 蒙古包,作为当代蒙古族的民居形式,承载着民族的生活智慧与文化记忆。这一独特的居住形态并非凭空出现。早在秦汉时期,它便以“穹庐”“毡帐”“帐幕”等名称载入我国史籍。《魏书》中那句“居无常处,以穹庐为宅,皆向东日”的记载,不仅勾勒出古人游牧生活的轮廓,更将蒙古包的历史渊源定格在千年时光中。 在漫长的岁月里,穹庐并非一成不变。从匈奴时期起,它先后经历了回鹘、柔然、突厥、鲜卑、契丹等多个民族的传承与改造,不断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生活,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外观来看,蒙古包整体呈圆润的球形,这一形态是刻意而为之。在蒙古族人民...

查看详情 >

蓬勃发展的蒙医药事业

推荐理由:

本系列主要讲蒙医药历史渊源及特色优势,蒙医药学作为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几千年来,为以蒙古民族为代表的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蒙医温病学概述

推荐理由:

本系列介绍了蒙医温病学概述,图门乌力吉主任医师主要从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温病学在蒙医学中的地位、温病的病因、温病的分类、温病的诊断、蒙医温病的治疗、温病的预防等方面介绍了蒙医温病学。

锡林郭勒地区蒙古族传统奶食文化

作者: 锡林郭勒盟传统乳制品协会

16-18世纪喀尔喀蒙古政治社会体制研究

作者: 齐光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木本植物图鉴

作者: 锡盟国有林场苗圃管理站

内蒙古地区草原分级保护及牧民可持续增收新模式研究

作者: 乌云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