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汉字之草书
古今汉字之草书
若论古今汉字中最富艺术张力的字体,草书是当之无愧的翘楚。它挣脱了方寸笔画的束缚,将线条化为旋律,将书写升华为情感最直接、最激烈的宣泄。
从汉代的萌芽到现代的创新,草书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丰富的体系,其独特的书写特点和经典的代表作品,共同构筑了一部鲜活的草书文化史。
图自图虫网
发展历史
草书的诞生,源于最朴素的需求——写得快。从其发展来看,可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大阶段。
《说文解字》中有言:“汉兴有草书”。汉代人为了应对繁忙的文书工作,将隶书圆转方折的笔法进行简化连贯,形成了“章草”。章草保留了隶书的波磔特征,笔画之间虽有连属,但字与字相对独立,布局较为规整。它如同一种规整的步伐,急促中仍带着隶书的古意,代表作如皇象的《急就章》。
今草起于何时,有汉末张芝和东晋王羲之两种说法。概括而言,他们对章草进行了改革,打破了字字独立的格局,大幅提升了笔画连贯程度,使字体更显流畅奔放。今草的出现,标志着草书从实用书写向艺术表达的重要转变,王羲之的《十七帖》是这一时期的典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