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发布时间:点击量:139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于公历9月07-09日交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到了白露就算是真正入秋了,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 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早晚的温差较大,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

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代表着暑热的结束,而在季节转化过程中,丰收的秋季带给了人们与健康有关的食物以及民俗。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为白露节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白露的“露”是一种自然现象。节气至此,白昼阳光尚热,水汽蒸发,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到了白露就算是真正入秋了,“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进入“白露”,昼夜温差较大,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平气法划分的节气)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阳气在夏至日达到顶峰,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物侯
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在中医上称为“秋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咽干、眼干、皮肤干等症状。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
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详见雨水节下(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玄鸟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鸟解见春分(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群鸟养羞: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羹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羞”是“馐”的本字。古代“羞”、“馐”通用。养羞是汉语词汇,拼音yǎng xiū,指储藏食物《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 朱右曾 校释:“养羞者,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
诗《白露》:“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雁阵声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流香。”(左河水)
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天气
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这也是“白露”名由之一。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此时,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时期,第一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但是如果冷空气与台风相会,或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双方较量进退维艰时,形成的暴雨或低温连阴雨对秋季作物生长不利。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和华西地区也往往出现连阴雨天气。东南沿海,特别是华南沿海还可能会有热带天气系统(台风)造成的大暴雨。另外,此时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出现秋旱、森林火险、初霜等天气。如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华西地区、华南地区的夏旱,得不到秋雨的滋润,都可能形成夏秋连旱。有谚语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北方部分地区,如西北的陕西、山西、甘肃、华北等地,秋季降水本来偏少,如果出现严重秋旱不仅影响秋季作物收成,还延误秋播作物的播种和出苗生长,影响来年收成。另外,伴随秋旱,特别是山地林区,空气干燥、风力加大,森林火险开始进入秋季高发期。
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霜冻是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农作物细胞之间的水分结冰,并不断吸收细胞内部的水分,形成细胞脱水,导致农作物枯萎或死亡的灾害。 有时虽然植物表面没有白霜,但由于地表温度在0℃以下,农作物依然受到冻害,称作黑霜,也是霜冻的一种类型。
收清露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白露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程酒,古为贡酒,盛名入远。《水经注》记载:“郴县有渌水,出县东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馆酝于山下,名曰‘程酒’,献 同也。” 、渌酒均系传世美酒。《晋书.武帝纪》:“荐 、渌于太庙”,可见程酒当与、渌媲美。 《九域志》亦云:“程水在今郴州兴宁县,其源自程乡来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与 酒别。”程乡即今三都、蓼江一带。资兴从南宋到民国初年称兴宁,故有郴州兴宁县之说。 白露米酒的酿制除取水、选定节气颇有讲究外,方法也相当独特。先酿制白酒(俗称“土烧”)与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将白酒倒入糟酒里, 装坛待喝。如制程酒,须掺入适量糁子水(糁子加水熬制) ,然后入坛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入鲜牛栏淤中的,待数年乃至几十年才取出饮用。埋藏几十 年的程酒色呈褐红,斟之现丝,易于入口,清香扑鼻,且后劲极强。清光绪元年(1875)纂修的《兴宁县志》云:“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酿可千日,至家而 醉”。《水经注》还记载,南朝梁文学家任与友刘 杳闲谈,“任谓刘杳曰:‘酒有千里,当是虚言?’杳曰:‘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时,兴宁隶属于桂阳郡。在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吃番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杈子耳子继续去,上午修棉下午摘。
早秋作物普遍收,割运打轧莫懈怠。
底肥铺足快耕耙,秸秆还田土里埋。
高山河套瘠薄地,此刻即可种小麦。
白菜萝卜追和浇,冬瓜南瓜摘家来。
冬暖大棚忙修建,结构科学巧安排。
苹果梨子大批卸,出售车拉又船载。
红枣成熟适时收,深细加工再外卖。
秸秆青贮营养高,马牛猪羊“上等菜”。
畜禽防疫普打针,牲畜配种好怀胎。
饵足水优养好鱼,土壮藕蒲长得乖。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露水见晴天。
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干雾露阴,湿雾露晴。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麦收十年早,谷收十年晚。
种麦种到老,还是早种麦子好。
今年麦子耩得早,来年麦子收得好。
别说白露种麦早,要是河套就正好。
抢墒地薄白露播,比着秋分收得多。白露麦,顶茬粪。 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坝里霜降点。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河湾。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沙滩。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
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
麦种拌农药,不怕虫子咬。
麦种毒谷拌,不怕害虫犯。
麦种温水泡,不长黑包包。
选好种,晒得干,来年多打没黑疸。
选农药,仔细挑,防病、治虫、防鼠咬。
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谷到白露死。好谷不见穗,好麦不见叶。
谷怕连夜雨,麦怕晌午风。
头白露割谷,过白露打枣。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谷子上场,核桃满瓤。
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枣红肚,磨镰割谷。
谷子老了吃米,高粱老了吃糠。
生砍高粱熟割谷。
高粱要欠火,谷子要熟透。
谷子未熟透,小米粒子瘦。
生割谷,饿得老婆孩子哭。
割谷要稳,收麦要紧。多打几遍场,多收一些粮。
穷豆秸,富谷穰,再打几遍还有粮。
太阳照门里吃新米,太阳照门外吃新麦。
门里吃米,门外吃面。
玉米成熟没有过,完全熟透粮食多。
玉米苍皮还未熟,晚刨几天有好处。
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
白露种葱,寒露种蒜。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
八月八,冬瓜南瓜回了家。
白露节,棉花地里不得歇。
白露棉花好长相,全株上下一起忙,下部吐白絮,上顶有花香,全田后劲足,不衰又不狂。
八月八,还有花。
八月八,不归家。
八月八,秋热霜晚能见花(絮)。
待要棉花产量增,步步管理莫放松。
前紧、中松、后不管,棉花一定大减产。
前紧、中狠、后加强,棉花增产有保障。
棉花一天收不净,管理一天不能停。
后期修好棉,还能增成产。
棉花不到家,杈耳天天掐。
棉花到了家,杈耳继续掐。
上午修棉花,下午拾棉花。
白露的花,有一搭无一搭。
白露的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后棉花锄三遍,絮厚绒白粒饱满。
松耪要轻,减少撞碰。
大背小背耪一锄,划破地皮有好处。
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
中秋前后是白露,棉花开始大批收。
始进中喷花,留种莫拖拉。
麦怕三月寒,棉怕八月连阴天。
棉怕白露连阴雨。
天气好,吐絮好。
几日无太阳,吐絮就不畅。
白露不低头,割倒喂老牛(指晚稻)。
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
底粪小麦苗粪谷。麦子铺底粪,越长越有劲。
种麦上足粪,家里座上囤。
十层八层,不如底粪一层。
有水三追要适中,旱地基肥一炮轰。
底肥上不足,追肥也难促。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
底肥施上四个五(5000千克土杂肥,50千克磷肥,50千克饼肥,50千克氮肥),小麦丰收有基础。
秸秆还田,壮地松土又治碱。
随熟随收随运粪,抓紧耕翻莫停顿。
人怕老来苦,麦怕胎里旱。
麦怕胎里旱,墒差就得灌。种麦底墒足,根多苗子粗。
麦收底墒,秋收浮墒。
水地争墒不争时,旱地争时不争墒。
深耕施肥再细耙,不收麦子是瞎话。
犁深耙透多上粪,打得麦子撑破囤。
麦子要好,犁深肥饱。
麦子收在犁上,谷子收在锄上。
麦根扎黄泉,深耕能增产。
深耕再耙透,麦子收得厚。
犁地没隔墙,麦根扎得广。
耕得深,耙得烂,一碗汗水一碗面。
累坏牲口犁不坏地。
地耕得深,根扎得深,小麦能打千八斤。
耕地深一寸,顶上一层粪。

 

 

来源: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