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绣之苏绣
发布时间:点击量:213

以针代笔,以线为色,一双妙手勾勒锦绣画卷;千丝的意,万缕的情,一架绣棚编织传奇艺术。一代代勤劳聪慧的绣女,将满腔心血浇注于美轮美奂的绣品之上,造就了繁盛发展的中国刺绣艺术。如今,全国各地的刺绣工艺可谓是风格多样,百花齐放,颇受世人喜爱。

 

苏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乃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统称,发源于苏州吴县一带。多年来,苏绣一直以色彩清雅、绣工细致、图案秀丽等特点著称于世,地方特色浓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地位,是中国刺绣工艺的典范。

 

苏绣之美,匠心传承(图自图虫网)

 

千年之绣

 

苏绣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书写,绵延两千余年。

 

三国时代,地处苏皖两省长江以南区域的吴国境内,便有苏绣制作的记录。据记载,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

 

到了宋朝,苏州城乡绣房林立,刺绣业兴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此时的苏绣渐渐从普通的生活用品发展为具有观赏性的工艺品,其针线细密,设色精妙,绣山水、楼阁得深邃之体,绣花鸟、人物有生动之态。

 

明代时期,苏绣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最为普遍的群众性产业,出现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盛况。刺绣艺人开始结合书画等艺术作品进行创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

 

苏绣扇面——蝴蝶戏竹图(图自图虫网)

 

清朝的苏绣则以“精、细、雅、洁”而闻名,苏州更有“绣市”之誉称。鼎盛之际,苏州的绣庄达150余家,从业人数有万人之多。

 

随着一批批手艺人的广泛参与,苏绣工艺越发成熟,精美的“双面绣”顺势而出。所谓双面绣,就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可供人细细欣赏的绣品。

 

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苏绣再现辉煌。此时期,技艺精湛的刺绣大师沈寿将西洋画肖神仿真的特点融于刺绣之中,新创“仿真绣”。她的绣品多次在国外展出,传誉中外,为“仿真绣”赢得众多国际赞誉。

 

        

        苏绣扇面——仙鹤嬉戏图(图自图虫网)

 

20世纪30年代,苏绣名家杨守玉突破传统,始创“乱针绣”,大大丰富与扩展了苏绣的题材、内涵和表现能力。50年代以后,苏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流派繁衍,名手竞秀。

 

现今,苏绣已遍衍苏州、无锡、常州、扬州等江苏地区,在针法、色彩、图案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技法之精

 

苏绣作品的构图工整娟秀,讲究平衡对称,色彩淡雅,图案多样;用线雅艳相宜,层次分明,画面清秀、隽美;绣技精巧细腻,具有“平、齐、细、密、顺、和、光、匀”的特点。

 

苏绣的针法丰富多样,有直针、滚针、套针等。不同的针法可以呈现不同的线条组织和艺术表现效果。如运用滚针绣的珍禽异兽,毛丝松顺,活灵活现;采用套针绣的花卉,活色生香,尽态尽妍;使用乱针绣的人物与风景,线条多变,富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苏绣艺人展示绣法(图自图虫网)

 

如今,苏绣艺人在最能代表技艺水平的双面绣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发展了双面可异色、异形、异针的“双面三异绣”。这种技法需考虑双面的针脚和丝缕,做到两面色彩互不影响,针迹线头藏而不露,使两面图案异色分明,天衣无缝。

 

著名苏绣作品《云龙腾飞》便是以此种技法所绣。绣品一面是腾飞的金龙,另一面则为银龙。蒸腾的云霞,闪闪的群星,火红的宝珠,凸显于绣面之上。既是绣品,又似雕塑,苏绣双面绣高超绝伦的技艺,令人赞叹不已。

 

一幅幅精巧工致的苏绣作品,凝聚江南审美之精髓,饱含手艺人的巧思与慧心,一针一线绣出流转的岁月。

 

 

来源: 中国江苏网、人民网、苏州高新区政府网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