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是个生活中常常能用到的成语。鲜有人知,该典故与南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有着莫大的关系。
张僧繇苦学成才,长于写真,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他继承了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论",吸收天竺的绘画技法,对后世画坛有着极大的影响,唐朝著名人物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皆师承于他。
被称为“画家四祖”
由于年代久远,张僧繇生卒年不详,仅知其是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主要活动于6世纪上半叶。
张僧繇一生仕途顺畅,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位。《历代名画记》载:“天监(502—519)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
虽然“直秘书阁知画事”只是掌管皇家收藏书籍、法书名画机关的官职,但右将军与吴兴太守在当时是掌握一定实权的官职。
古人评价张僧繇是“天降圣人”“取之天造”。殊不知,张僧繇极其勤奋,对待绘画创作达到了昼夜不息、手不释笔的地步。他潜心揣摩书法家卫夫人的《笔阵图》,引书法用笔中的“点、曳、斫、拂”等方法入画,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同时也给画面带来了新的形式。
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局部(唐 梁令瓒摹)
张僧繇一生足迹甚广,除了在建康、武陵、吴兴等地任职外,蜀地、昆山、润州(镇江)、江陵等23处寺庙都曾留下他的壁画遗迹。
张僧繇画艺精绝,令人叹为观止,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与“画圣”吴道子都直接继承了他的风格。唐代有歌谣云“道子画,惠之塑,传得僧繇神笔路”,可谓中肯地道出了这一点。
后人将张僧繇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
“画龙点睛”的典故
一直以来,顾恺之的“传神论”是古今画家所奉行的最高法旨,但能将此论真正落实得掷地有声的恐怕非张僧繇莫属。
因为最擅长佛道题材的绘画,张僧繇被朝廷委派主持寺庙的修建工作,成语“画龙点睛”便出自这一背景之下。
相传有一年,张僧繇奉梁武帝之命,前去金陵安乐寺的墙上画四条金龙。仅三天,他就画出了四条活灵活现、威风凛凛的龙,与真龙竟没有什么差别。
一时间,围观的人都大为惊叹。然而,当人们凑近细看时才发现这些龙全都没有眼睛。这样明显的缺陷让大家感到非常不解,纷纷请求张僧繇为龙添上眼睛。
张僧繇“画龙点睛”(图自图虫网)
张僧繇却笑着说:“为龙画上眼睛不难,可一旦画了眼睛,这四条龙可就飞走了。”大家一听这话都哈哈大笑起来,觉得他十分荒唐。
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张僧繇只好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笔为其中的两条龙点上眼睛。刚画完,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天空忽然雷鸣电闪,风雨交加,两条巨龙撞毁墙壁,凌空飞起,最终消失在云层中。
众人惊得目瞪口呆,等云散天晴时发现雪白的墙壁上只剩下两条龙,而张僧繇只是站在一旁,笑而不语。
“画龙点睛”的轶事将张僧繇绘画传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明显带有神话色彩,但无疑表达了一种普遍的认可态度,说明其在艺术表现的传神和逼真性方面达到了一个前所未及的崭新高度。
吸收外来艺术
张僧繇生活的时代,正是佛教在中国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大量的佛经图像被转释、翻摹,跟着佛法一起广泛传播。作为一个高超的佛画家,张僧繇很快注意到了天竺佛教人物画中的“凹凸画法”。
所谓“凹凸画法”,就是现在所说的明暗法、透视法,在中国本土绘画中是没有的。这种方法对于形体的空间塑造有很大帮助,能使画面具有立体感,收到逼真的效果。
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局部(唐 梁令瓒摹)
张僧繇悉心研究“凹凸画法”,并运用到自己的画作中,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增添了奇光异彩。
之后,他又吸收学习天竺绘画中的晕染之法,曾在一乘寺画了凹凸花。效果强烈,立体感人,博得观众赞叹,以致时人将一乘寺从此称为“凹凸寺”。
据传,张僧繇还创造出一种不用轮廓线的“没骨”法,全用色彩画成,改变了人物画瘦削型的形象,创造出比较丰腴的典型,画人“面短而艳”。
张僧繇的作品有《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梁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格武图》《行道天王图》等,其绘画真迹已无从得知。唐代梁令瓒临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倒还流传在世,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局部(唐 梁令瓒摹)
从影印本看,作者是以细画见长。这虽不能使张僧繇的艺术特征完全再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作的某些特点。
千年流转,即使没有真迹传世,张僧繇也足以在中国画坛名垂青史。其大胆创新,吸收外来艺术的勇气和魄力,值得后世每一位画家敬佩和学习。
来源: 方志湖州 CCTV书画频道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