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苏洵
发布时间:点击量:137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洵可谓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相较于其他几位自幼饱读诗书,作为《三字经》中登场的人物,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其他七位至少都有进士功名,都曾在朝做高官,他却两样都不占,至死才担任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官。



苏洵画像(图自《晚笑堂画传》


可就是这样一位自幼不喜读书,也不擅长“声律记问之学”的文人,不但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还养育出了苏轼、苏辙这般才华横溢之人。“一门三文豪”,轻轻松松霸占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宝座。


自由烂漫的少年时光


出生于“眉山苏氏”的苏洵并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虽“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年少的苏洵并不那么爱好读书。十八岁那年,科举考试落榜,苏洵开始放飞自我。



如今的眉山(图自图虫网)


家中有做官的父亲和哥哥,也没有什么经济上的负担,年少时的苏洵仰慕李白、杜甫任侠与壮游,游历过不少地方。虽然书没读许多,眼界倒是开阔不少。几年后,苏洵终于开始学习作诗文,但没坚持多久又再次放弃,终日嘻游于山水之间,还洋洋自得地写下“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发奋读书的的青年时代


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母亲病故,苏洵回家守孝。


守孝期间,二哥苏涣有意点拨,对他说:“你饱览名山大川,都是我没有看过的,你能不能用文章描绘这些名山大川,也让我开开眼界。”听闻哥哥的请求,这着实让虽已行万里路,但却没读万卷书的苏洵犯了难。


二十七的苏洵开始读书了。


有的人很会考试,基本逢考必过;但也有一些人,平时学得挺好,但一到考试就不行,苏洵就属于后者。


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苏洵去京师礼部考取进士,未中。


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苏洵又举茂才异等不中。


37岁那年苏洵做了个决定,不再把时间浪费在科考功名上。从此以后他不再有考生的标签,他的人生只有纯粹的两个目的:一、闭门遍览群书,为真正的学问读书;二、用尽全部精力培养苏轼和苏辙。


对于苏洵苦读的成绩,欧阳修在《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表述说:苏洵潜心地研究六经和百家学说,获得了它们的精华,文思敏捷,不一会便可写出千言,并且是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并且是一定要达到深入细微的地方才停下来。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相较于文学水平,苏洵的教育理念更为后人所传颂。


苏洵的教育非常有特色,首先就体现在他给两个儿子起的名字上。“轼”是指古代车辆前端供手扶的横木,看似可有可无,但如果去掉它,就不再是完整的车了,为人当如车轼,虽处于显要位置,却也要懂得掩藏自己,避免锋芒过露。“辙”是指车轮辗过的痕迹,对车子来说,功过祸福都跟车辙无关,既能避祸也能让功,如此安度一生。


知子莫如父,苏洵把对儿子性格的了解,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都凝聚在了名字上。苏轼性格外露,父亲担心他在社会上生存口无遮拦,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苏辙性格沉稳,是十分让人放心的。参照苏轼苏辙此后的人生境遇,不得不说,苏洵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鉴于自己少年不学的经历,苏洵深知年少读书的重要性,从小便劝导苏轼、苏辙读书。《六国论》曾是父子三人的命题作文,三人分别分析六国被秦灭的原因,苏洵说六国之亡弊在赂秦,苏轼说六国存在时间长于秦的原因在于六国重用人才,苏辙说六国亡于互相攻伐,尤其是苏洵的文章借古讽今,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此流传千古。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苏轼、苏辙两兄弟从小熟读经史,先后成为文学大家。



苏洵苏轼苏辙像(图自图虫网)


嘉祐初年(公元1056年),苏洵带两个儿子进京赶考。不负众望,两个儿子都一考即中。在职的翰林学士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夸赞苏洵有荀子的风范。也就在那时,三苏的文章在士大夫中间争相传阅,天下文人纷纷仿效文风,王公贵胄排队请求相见。曾巩描述当时的情景为“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苏轼苏辙虽然是天纵之才,但是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得益于苏洵的悉心教育。苏洵带领他们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和尚未成年的儿子讨论历朝历代的兴旺或衰败的原由。严格的思想和写作训练使得成年后的苏轼、苏辙逻辑严密、思想深邃。

 

从不学无术到大器晚成,没有任何功名还可跻身唐宋八大家,一个儿子官至宰相级别,另一个儿子成了宋代最高文学成就的代表。苏洵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华丽的逆袭。

 

 

来源: 中国科举博物馆,央视新闻,新华网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