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绣之瓯绣
发布时间:点击量:246

“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对古时的温州女子来说,运针走线是她们从小就上的必修课。小儿帽圈、围涎、妇女鞋面、荷包等日用品都由她们的巧手绣制而成。久而久之,温州地区产生了地方独有的刺绣品种,人们称之为“瓯绣”。


瓯绣由传统民间刺绣发展而来,技法精巧,神韵生动,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一绣”。



瓯绣(图自图虫网)


唐代锦衣


瓯绣,是流行于温州一带的刺绣艺术,故以温州古时的旧称“瓯”为名。历史上的温州一直是江南的蚕桑业重镇,这为瓯绣技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障。


瓯绣历史悠久,后人根据针法路数进行辨析,判断其由唐代锦衣发展而来。宋元时期,温州民间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绣,这便是瓯绣的雏形。


温州仙岩慧光塔曾出土了三方北宋庆历年间包裹经卷用的经袱,其中的一件为团鸾红罗双面绣。该经袱以杏红单丝素罗为底料,用黄、白等色线平针绣出正反两面花纹一致的双面对飞团鸾图案,针脚整齐,技巧熟练。


     这幅双面绣是迄今所见最早的瓯绣作品,也是我国目前所见有具体年代的双面绣品中最早的作品。


明末清初,温州对外交通日渐发达,使瓯绣得以吸收姐妹艺术之长,在技艺上趋于成熟,自具一格。清咸丰年间,温州有了专业绣铺,多以绣官袍、寿屏、戏袍为主,图案设计较为粗犷,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后来,温州的绣铺逐渐扩大经营,品种开始增多,有了枕套、被面、衣料等日用品的刺绣。



瓯绣(图自图虫网)


及至民国初年,温州商人设立了刺绣局,雇佣男女绣工,专做出口贸易。温州城区的府前街、五马街、打锣桥等处设有刺绣铺二十余家,从业人员有六百多人。这一时期的瓯绣空前繁荣,涌现了蔡墨笑、金静芝等大批工艺美术家,他们的刺绣作品曾在巴拿马、加拿大和美国展出。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导下,老艺人们重整绣业,于1958年建立了温州瓯绣厂。当时的工人达到两千多人,加工点也由温州地区扩展到浙江省的其他县市。


2008年,瓯绣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浙南风味


时光荏苒,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流传,瓯绣凭借着人物形象传神、针法灵活多变而极富观赏、装饰和收藏价值,曾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针法繁多、做工精细是瓯绣最大的特点。瓯绣艺人会根据刺绣绘画作品笔法的走势特点,把握丝缕变化的规律,灵活运用不同的针法。


若绣的是人物,瓯绣艺人还会特地找来衣料等实物以研究针法的表现,使绣品形象立体、结构生动。但于针不及之处,如作为背景的远山、云雾等,瓯绣则画绣结合,以绣带画,虚实相应,省工且使作品气韵生动。


以瓯绣作品《松鹰图》为例,绣品中的鹰使用了扇形针、切针、平针等十多种针法,质地、粗细、色泽不同的色线混合使用。绣品构图精练,纹理分明,针脚齐整,绣面光亮适目,动物羽毛轻松活泼,人物、兰竹精巧传神。



瓯绣(图自图虫网)


在色彩的运用上,瓯绣以写实为主,具有较强的民间工艺性。瓯绣艺人通过观察各色应时盆花、鸟兽标本,实地游览风景区,观察林木生长、山川形态等进行学习,故绣品色彩源自生活而更艺术化,光鲜明快,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的浙南地方风味,寓大雅于大俗之中。


除却花鸟虫鱼以外,瓯绣的题材以传统人物为主,例如表现民间传统和神话故事的“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刘关张三圣”“郭子仪拜寿 ”等。这些民间喜闻乐见的故事,通过独特的瓯绣艺术,被加工为精美的手工艺品,在国内外广泛流传。


一枚绣针,一条丝线,瓯绣是一代代温州地区勤劳的绣娘们智慧的成果,亦是温州人代代相传的技艺和文化。

 

 

来源: 温州都市报 现代金报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