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乾隆帝的这首《赏钧红》虽不出名,却是给予了钧窑瓷器极高的赞赏。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钧窑以釉色瑰丽著称,深受世人的喜爱。关于钧窑的俗语不胜枚举:“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无对,窑变无双”……
钧窑为何能博得如此众多的眼球?让众人不惜千金去索求?
宋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图自故宫博物院)
源于花瓷
钧窑,始于唐兴于宋,其来源与花釉瓷的烧制成功密切相关。
花釉瓷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烧制而成,这类瓷器一般造型丰满,配以大块彩斑,气势庄重大方,具有典型的唐代风韵。
当时,产于河南禹州境内的几种花瓷,规模宏大、品种齐全。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生产技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并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被后人称之为“唐钧”。
尔后,中国的制瓷技术在宋代达到巅峰,生产“唐钧”的几个窑口迅速发展。其创造性地烧制出窑变蓝色乳光釉和铜红釉,打破了瓷器单一颜色一统天下的历史,受到世人青睐。
这一时期,钧窑器物造型规整,釉色多以天青为主,也有月白、天蓝、葱青等颜色,器物大多施满釉,烧成工艺有支烧或垫饼烧造。
五彩缤纷的钧窑,很快得到了宋朝皇室的注意。宋徽宗将钧窑垄断为官窑,禁止民间流通,烧制的作品也由碗、盘等日用生活器皿转变为各式花盆以及尊、瓶、炉之类的艺术陈设品。
钧瓷由一般的日用瓷上升到纯粹的艺术瓷,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宋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图自故宫博物院)
官窑的高标准、严要求,对钧窑的制作工艺、烧制技术、艺术品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金元时期,钧窑的独特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加之宫廷垄断的解禁,河南、河北、山西、内蒙等地的窑口竞相仿制钧瓷,在我国北方地区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钧窑体系。
尤其是金代的钧瓷,处于一个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无所顾忌的时代,以一种粗犷、奔放、大气的风格著称于世,突破了宋代钧瓷造型的限制。
元代末年钧窑系逐渐趋于衰落,而江南地区仿钧又蔚然成风,及至明清两代,仿钧之风再次兴起。以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江南地区主要有浙江的金华、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及广东的石湾窑等。
钧窑以独有的魅力从南至北,留下了千年影响。
神奇窑变
与其他窑口的制成的瓷器相较,钧瓷最珍贵的地方莫过于其奇特的窑变釉色。而窑变釉色的深浅、形状等是天然形成,非完全由人工把控,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故有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宋 钧窑天蓝釉三足筒式炉(图自故宫博物院)
值得一提的是,窑变最初的出现完全是偶然。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某些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出乎意料之外的颜色和形态。例如,钧窑的釉色基调是青色,偶然有在青色中出现或深或浅的红色或紫色来,而这种颜色呈现的形状千奇百怪,变化无穷。
由于对此现象无法解释,就称之为窑变。随着长期实践,瓷工逐渐认识并掌握了窑变的成色技术。钧窑的瓷工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
除此之外,“蚯蚓走泥纹”也是钧瓷另一个重要特征。“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其产生的原因较复杂,常见的说法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施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产生干裂,后在高温烧制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
从流传下来的实物来看,宋代钧瓷多以器皿类造型出现,如花盆、花托、瓶、洗、杯、奁、尊、碗、盆、盘、壶、炉等。其中,以养花用的花盆类居多,其次是文房用品类的洗、盆等,再次是审美的、寓意权贵的、祭祖用的瓶、尊、炉、鼎等。
宋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图自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通体呈十二瓣菱花式,是宫中最常用的陈设瓷。此盆以近于直的微曲廓线构成丰润端正的形体,以凹凸变化的曲线勾勒出菱花形的盆沿和足边,腹部的棱线与菱花式口沿、足边相呼应,和谐美观,是造型设计中实用与美观融合一体的典例。
宋 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图自故宫博物院)
另一件钧瓷“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则造型别致,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妩媚多姿。通体釉色为天蓝色,其上显现几块紫红斑块,上有铁质斑点结晶,蓝、紫相间的釉色,如同天空中飘浮的彩云,美不胜收。
“瓷上一点红,万世吃不穷”。千年钧瓷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独树一帜,不仅开创了我国窑变釉瓷器的先河,且器物的成型和高超的烧窑技术一直为后世赞叹不已。
来源: 中华合作时报 故宫博物院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