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档案 | 风雨沧桑六百年
发布时间:点击量:236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六百多个春秋,城墙忠实地记录了南京的兴衰变化,而城墙的遭遇也可以折射出时局的变迁和当时百姓的生活。

 

近日,南京市档案馆的《南京城墙档案》正在整理和出版中这份档案忠实记录了南京城墙在1927年至1949年间经历的变化,将为世人了解南京城墙提供宝贵的资料。

 

中华门、光华门、和平门、挹江门……南京城门这些“恩正”的名儿,是什么时候改的?屹立650年的南京城墙,在民国时期经受了哪些风雨?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份档案里找到答案。

 

90多年前南京城门为何集体改名?

 

 


“聚宝门改为中华门,仪凤门改为兴中门,正阳门改为光华门,朝阳门改为中山门,神策门改为和平门,丰润门改为玄武门,海陵门改为挹江门……”1928616日的“市政府关于更改各城门名称的布告”、1928731日的“南京特别市市政公报发布首都城门名称改定的消息”,都有关于“首都城门名称改定”的消息。

 

城门为什么要改名?当时的市政公报中刊登消息称,城门名称“多含封建帝王思想,或神秘观念”。因此,1929315日,首都市政公报发布拆换各城门匾额的消息。一个月后,415日的市政公报发布消息重新书写城门匾额,其中,玄武门由蔡元培书写,光华门由于右任书写。

 

 

民国时期如何修复城墙?

 

 

南京东水关遗址

 

民国时对城墙的“手术”,是怎么做的?用到的城砖是从哪来的?档案有详细记录。吕永明介绍,修缮工程多采用现场塌下城砖或挪用其他地段城砖,也有烧制新砖。墙体灌以石灰砂浆,少量使用水泥混凝土。

 

修补工程因经费、技术和材料的限制,质量参差不齐,加之自然侵蚀、战争和人为因素,到南京解放前,南京城墙除了作为交通要道的城门之外,许多地段坍塌破败,杂草丛生,城砖散落,存在诸多隐患和险情。

 

 

民国时期哪个部门负责城墙保护?

 

 

 

民国时,什么部门负责城墙保护管理的责任呢?《南京城墙档案》主编吕永明介绍,档案文件中提到,当时市政府要求社会局和工务局担负城墙保护的责任。19315月,市政府为保护城垣,给社会局、工务局发布训令,提到“本京城垣建筑规模伟大,有悠久之历史,于首都安全尤关重要,自应切实保护”,还附上了“保存城垣办法五条”。城墙管理的办法陆陆续续颁布,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抗战结束以后,1946年至1949年期间,保护办法陆续还有一些增补,比如,规定紧靠城墙不准再建筑房屋,将城墙作为军事用地管理,要调查城墙的损坏情况等。

 


南京沦陷期间,城墙档案见证民生苦难

 

 

 

抗战时期,南京沦陷,城墙见证南京城市命运。“这一部分档案,是很有价值的。”吕永明介绍,城墙档案折射出当时南京城市的命运、市民生活的痛苦。

 

“设岗增税与查验货物”篇章,反映了当时南京市民的生活状况。1938年,南京大屠杀结束以后,好多流亡在外的市民想返城,但必须要有“伪自治委员会”发的安居证,才能进城。日军在城门设岗把守、盘查,同时也征税和查验货物,煤炭、柴草等进出都要有专门许可证,棉麻猪鬃得有专门纳税凭证。“南京市民在日伪的管制下,没有自由。各种管制措施,对市民生活的限制非常大。档案是对当时市民痛苦生活的写照。”吕永明说。

 

 

南京城门换新颜

 

 

图片来源:紫金山新闻


近日,为了迎接新年,南京城墙多了一抹红色的光晕。

 

2021年第六季“城门挂春联,南京开门红”揭联仪式在壮丽的中华门举行,活动于20209月底启动,短短50天内,城门春联投稿人数和质量均创6年之最,征集楹联数达到上万副,经专家组评选,最终为12座城门各选出一副最佳春联。(揭李联城门包括中山门、玄武门、解放门、太平门、标营门、武定门、集庆门、清凉门、仪凤门、挹江门、神策门等)。

 

留宁过年的市民可安排时间,前往不同城门观赏辛丑年城门春联,赏春联之韵、书法之美、城墙之景,在南京这座“美丽古都、创新名城”度过一个愉快的新春佳节。

 

 

来源: 现代快报 紫金山新闻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