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捶丸
发布时间:点击量:203

说起高尔夫球,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项历史悠久、亲近自然、儒雅休闲的绅士运动,风靡于世界各国。


在许多人眼里,高尔夫球完全是“舶来”的运动项目。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我国就已经有了类似的运动——捶丸。


捶丸,顾名思义,“捶”即击打,“丸”即小球,是我国古代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其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元,深受各阶层人民的喜爱。



南宋彩绘捶丸(图自长兴县人民政府官网)


风靡一时


捶丸的出现与唐代球类运动的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除了足踢的蹴鞠、骑马杖击的马球外,还出现了一种拿球杆徒步打的“步打球”。步打球保留了马球的规则与用具,在地面上徒步以杖击球入门而计胜负,具有较强的对抗性。


到了宋代,步打球吸收其他击球运动的优点进一步发展。球门变为球窝,使之不受到地形的限制,由此发展出了类似现今高尔夫球的运动——捶丸。


元代时期,捶丸已成为一项非常成熟的体育项目,出现了一部专门记述捶丸运动的著作《丸经》。《丸经》共分32章,追溯了捶丸发展的历史,讲述了捶丸的场地、器材、竞赛规则,以及不同的击球方法和战术,是中国古代关于捶丸最为完整的一部体育类专业书籍。



元代捶丸壁画(图自新华网)


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的壁画中,有一幅保存完整的元代捶丸图。图中,两位身着朱色长袍的男子站立在平地上,一人拿着球杆做着击球的动作,另一位则蹲在地上观察地上的球窝,远处几名手里拿着球具的侍从在旁边观看。这幅壁画是元代民间捶丸活动的真实反映。


捶丸发展至明代,远不如前代那样普及,但深受明宣宗朱瞻基的喜爱。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就有朱瞻基亲自执棒捶丸的情形。图中描绘的场地设在宫廷的庭院内,共有5个球窝,每个球窝旁插有蓝色或红色的旗子作为标识,明宣宗左右手各执一棒准备击球。一旁有“伴当”参谋,还有四人陪打,放筹码的方桌后面还有人统计筹码,场景与《丸经》中描绘的如出一辙。


遗憾的是,捶丸于清代趋向衰落,渐渐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游戏规则


根据《丸经》的记述,捶丸最显著的特点是场上设球穴,以杖击球。捶丸的场地,多设在野外,并人为设置一些障碍物。场上的穴边插有小旗,捶丸时,以球入穴为胜,胜则得筹。


进行捶丸时,场地还画定击球点,也就是“基”。基的大小,长宽不满一尺,选择正对球穴的地方画。球基和球穴的距离,远的可以相隔50~60步,最远的不得超过100步,近的要宽于一丈。


捶丸所用器材比较简单,就是棒和球。球棒有多种类型,如“撺棒”“杓棒”“朴棒”“单手”“鹰嘴”等,供人在不同条件下选用,打出不同的球。球棒依棒数多寡又分为全副、中副、小副三种,全副10根棒,中副8根棒,小副则是8根以下。



《明宣宗行乐图》中的捶丸形象(图自故宫博物院)


“赘木为丸,乃坚乃久。”捶丸使用的球由赘木(即树木受病变增生的疙瘩)制作而成,这部分木头生长不规则,树纤维绞结紧密,十分坚牢,久击而不坏。捶丸对于用球的轻重大小没有统一的规定,合用就可以,都是各人自备。


捶丸比赛的参赛人数可多可少,根据参赛人数的不同可分为大会、中会、小会、一朋、单对。在分队比赛时,各队使用不同颜色的球进行角逐;在不分队的个人比赛中,每人使用的球也颜色各异,以防混乱。最后,用较少的击球次数将球成功击入球窝者胜。


总的来说,无论是场地、器材,还是比赛规则,捶丸都与现今的高尔夫球运动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修身养性


捶丸之所以在古代如此“走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活动量不是很大,既能锻炼身体,又具有修身养性的功能。


因此,捶丸在古时是妇女最为喜好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明人杜堇的《仕女图》长卷描绘了明代贵族妇女的休闲娱乐生活,有抚琴、观鱼、游园、蹴鞠、捶丸仕女们穿着华丽拖地的长裙捶丸,身边的球童还拿着粗细不一的专业球杆。



《仕女图卷》中的捶丸侍女(图自上海博物馆)


与其他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一样,捶丸也将道德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强调“胜负不动于心”。《丸经》有言,“屡胜而不傲,屡败而不怒”“心要静定,志欲宁适,气要温和,体要安舒,容止端庄,语言简当”。教导选手在比赛中要对人和善、语言和蔼,不可因为技术高超就孤傲逞能、举止浅薄。


除此之外,捶丸比赛还对种种违反比赛道德的行为有严厉的处罚。比如妨碍别人击球,要罚出局;别人赢了球,想着法儿耍赖不承认,把别人打进窝的球拨出来,要罚输一筹;替代别人打球的,算输两筹;打假球的,开除会籍,永远不准参加比赛……


捶丸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已经不再流行,但其比赛中传达出的体育道德精神,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来源: 中国奥委会官网 新华网 湛江日报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