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是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的结晶、文明积淀的硕果。它扎根于广袤的华夏大地,竞相绽放出百束灿烂的花朵,以供广大戏迷凭兴致挑选。想听细腻婉转的声腔,便入江南水乡,听昆曲;想见“花招”多样的戏曲,可入巴蜀之地,看川剧;若想全身心沉浸在粗犷豪放的曲调里,定要去黄土高坡,“吼”上一首秦腔,才能过足瘾。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秦腔在古朴厚重的西北地区生长、壮大,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流传至全国各地后,秦腔更是收获了众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戏迷,颇受观众的认可。
秦腔,别称“梆子腔”“陕西梆子”,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在快节奏的今天,它仍然是中国戏曲中独树一帜的艺术成果,向众人展示着别样的戏曲风情。
秦腔表演(图自图虫网)
古老剧种
秦腔,发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汉族民间歌舞,经由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被称为“秦”,故称之秦腔。在早期演出时,秦腔常以枣木梆子为伴奏乐器,又名“梆子腔”。
秦腔艺术源远流长。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专门设立了培养演唱子弟的梨园。其中,梨园的乐师李龟年是陕西民间艺人。他所作的《秦王破阵乐》在当时称为“秦王腔”,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乐曲。
宋代时期,秦腔受到词的影响,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做出了改变,艺术日臻完善。
到明朝中期,秦腔发展尤为迅速,渐渐形成规模。据记载,明代周至人所创办的华庆班是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在陕、甘一带甚是出名。
秦腔剧院——西安易俗社(图自图虫网)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全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秦腔班社,仅西安一地就有三十六个,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乾隆、嘉庆年间,秦腔名角魏长生曾三次进京演出,以动人的腔调、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京城内不少昆曲、京腔艺人就此改习秦腔,如今京剧的西皮流水唱段就来自于秦腔。
此后,秦腔一直是中国戏曲舞台上极为重要的剧种之一,流传至京、津、冀、鲁、豫、皖、浙等地,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影响深远。
艺术精湛
中国戏曲有四大声腔系统,分别为皮黄腔、梆子腔、高腔、昆腔。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留存剧目最多的,当数梆子腔。
在梆子腔形成之前,戏曲音乐都以曲牌为其结构单位,这种结构形式称为“曲牌体”。梆子腔形成后,以一对上下句为基本结构单位,标志着“板腔体”戏曲的正式形成。
作为梆子腔一脉相承的艺术表现形式,秦腔将梆子腔运用得尤为熟练,唱腔技艺更加精湛。
秦腔的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彩腔,俗称“二音”,常用在人物情感饱满与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
在这两部分唱腔里,又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的唱音,可以表达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则刚健有力、欢乐明快,擅长表现喜悦、明朗的感情。
除唱腔特色之外,秦腔的其他艺术表演形式和技艺手段也颇有看点。
从角色来看,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生旦净丑,各有千秋。秦腔有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共计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角色在演唱时,须生、青衣、老旦、花脸可多角重唱,俗称“唱乱弹”,这是秦腔表演的一大特色。
画在墙上的秦腔角色(图自图虫网)
从绝活来看,秦腔的表演技艺非常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如趟马、拉架子、吐火等。在表演不同题材的剧目时,秦腔演员可充分利用道具,展示自身技艺,以契合相应的剧情发展。
从装扮来看,秦腔脸谱与京剧脸谱、川剧脸谱并称中国三大脸谱系统。秦腔脸谱的样式众多,有整脸、五花脸、旋脸、斜皮脸、通天柱脸、老脸等多种谱式。多样的秦腔脸谱在数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古典独特的绘制风格,体系完整,大大影响了京剧脸谱的形成与发展。
正如戏曲《大秦腔》“大秦腔里柔情断肠,人生的舞台粉墨登场,生旦净丑都是咱老百姓形象......”所言,秦腔朴实、豪放,生活气息浓厚,一开嗓便唱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人淋漓酣畅。秦腔之风情,尽在此言中。
来源: 陕西文化概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