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作为国内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孕育出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如今,提起苏州,各具风情的古典园林成了城市代名词。
位于苏州城东北隅的拙政园,是苏州现存面积最大的古典园林,凭借着杰出的理水、精巧的建筑建构、相得益彰的花木配置,独占苏州园林鳌头,成为苏州园林的一张名片。
航拍镜头下的拙政园(图自图虫网)
数易其主
没有王献臣,就没有拙政园。
1509年,官场失意的御史王献臣辞官回到了故乡苏州,在大弘寺旧址上拓建园林,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为园命名“拙政”。
拙政园建造前后花费了16年的时间,王献臣还邀请了著名画家文徵明与仇英,一起参与园林的筹划布局。建成后的拙政园面积与现在相当,但建筑只有一楼一堂、亭轩八处,其余地方皆是自然景色。
1533年,文徵明依园中景物绘图三十一幅,各系以诗,并作《王氏拙政园记》,成为我们今天了解拙政园当初面貌的依据。
王献臣去世后,其子好赌,将园子输给了苏州的大家族徐氏。此后的四百余年间,拙政园多次易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
拙政园(图自图虫网)
频繁的转手、破坏、修复、改建,使得拙政园内的景物发生了极大变化,天然野趣变得越来越有人工气息。幸运的是,园内中心格局基本未变,一些体现晚明营造技艺与美学风格的驳岸、铺装等细节被很好地保留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拙政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中、西、东三部重又合而为一,一代名园得以重现往日风采。
三园合一
命运多舛的拙政园大修过后,三园合一,占地面积78亩。全园现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布局以水为中心,共有建筑三十多处,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
东园,又名“归田园居”,明末拙政园荒废时曾划出新建,解放后重新并入。东园面积占全园一半,是三园中唯一新建园林,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山巅的“放眼亭”、水边的“芙蓉榭”,各成构图中心,整体风格明快开朗。
中园是拙政园精华所在,保留着明代格局特点,以水池为中心,建筑临水而建,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园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拙政园(图自图虫网)
从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多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西园原为“补园”,主要建筑“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另一建筑“与谁同坐轩”为东南向开敞的扇形小亭,造型独特,精致玲珑。
尽管拙政园多次改建,但其规模之大、景色之充沛仍令人叹为观止,无愧于“江南园林之首”的美誉。
明制代表
拙政园自创建以来受到无数名人雅士的关注,文徵明为其作记,清代学者称其“名园拙政冠三吴”,就连康熙也曾慕名来此游览……拙政园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是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中明代的代表性园林。
在拙政园的园林设计中,有大量的闭合空间和长廊,很好地防止了人们视觉审美疲劳;设计手法上,利用镂空造型表现借景等艺术形式,让整个空间动静结合,富有生气;建筑和景观疏密布置得当,使人们在游园时观景、游景的“空间层次感”丰富且有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从不同的建筑能看到拙政园内不同角度的景色,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移步换景的造景手法。同时,园内建筑趋向于群体组合,庭院空间依照地势错落布置,分散成各个主题特色鲜明的景区。
拙政园(图自图虫网)
除此之外,拙政园向来以“林木绝胜”而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如“听松风处”“浮翠阁”“玉兰堂”“涵青亭”等。
现今的拙政园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春日有玉兰、杏花洁白似雪;夏有四面荷塘,香风阵阵;秋有芙蓉、枫叶,相映成趣;冬有腊梅、红梅,凌寒怒放,真正做到了将四时自然之景抱于一园之中。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独具匠心,合宜得体的拙政园,总能给人以一园之内赏无尽美景的体验……
来源: 海口日报 生态中国网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