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之川剧
发布时间:点击量:198

巴山蜀水,人杰地灵,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戏剧艺术形式——川剧。作为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川剧拥有优秀的传统剧目、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是中国戏曲宝库中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


生于民间,流传于寻常巷陌,川剧通过一代代传承,正展现着勃勃生机。



川剧表演(图自图虫网)


五腔共和


一提起川剧,不少人立刻想到的是“变脸吐火”,大家也爱用“蜀戏冠天下”来形容川剧在历史长河中的高光时刻。


然而,蜀戏并非如今的川剧。“蜀戏冠天下”这句话,出自著名词曲理论研究学者、戏剧史学者任半塘的著作《唐戏弄》,评价的是唐朝时期巴蜀之地流行的地方戏剧。我们所熟悉的川剧则诞生的较晚,有百余年的历史。


明末清初,由于移民入川,各地会馆先后建立,致使昆曲、弋阳腔、青阳腔、陕西梆子、湖北汉调、徽调等多种外省声腔剧种传入巴蜀大地。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外来的声腔剧种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融合,基本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



川剧表演(图自图虫网)


辛亥革命前后,杨素兰、康子林、萧开臣、李甲生等戏曲艺人,联合8个戏班的100多位演员和琴师、鼓师,在成都悦来茶园组建了班社“三庆会”。三庆会吸收了不同班社、不同声腔的戏曲演员,使得已具有四川特色的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及四川本土的灯戏在同台演出过程中逐渐融为一体。


至此,“五腔共和”的川剧形成,一直延续至今。


巴蜀瑰宝


川剧是戏曲文化与巴蜀文化相融合的产物,自诞生伊始就打上了蜀地风土人文的深刻烙印。2006年,川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


从艺术特色来说,川剧是对巴蜀民间艺术的大联合。川剧中杂技、木偶、皮影、年画等巴蜀民间文化的元素比比皆是,这些元素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生硬拼凑,而是广采博纳的传承,逐步形成川剧独特的艺术体系。


从声腔特色来说,川剧是不多见的“多声腔”剧种。五种声腔里,以曲牌体的高腔音乐最具创造性,其帮、打、唱相结合的结构形态,使戏剧与音乐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我国戏曲高腔音乐发展的杰出代表。



川剧表演中的喷火技巧(图自图虫网)


从角色行当来说,川剧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之下又有若干人物类型,其中文生、小丑的表演颇具特色。川剧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虚实相生、以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除此之外,川剧剧目繁多,不少是南戏、杂剧、传奇剧等留下来的经典剧目,历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清的三列国”之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整理,也出现了诸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


变脸绝活


近些年,川剧表演中的变脸特技可谓是火遍大江南北,隐隐有成为川剧代名词的势头。


变脸作为川剧表演中常用的技巧,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川剧脸谱以颜色表现人物的基本特征,其用色原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形成的欣赏习惯为依据的。


在川剧脸谱中,多以红色来表示忠肝义胆的人物,如关羽;黑色多用来表现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人物,如包公;白色多用来表现冷酷无情、阴险狡诈的人物,如曹操;绿色和蓝色多用来表现草莽英雄、绿林好汉,如单雄信;而金、银和灰色具有虚幻神秘的感觉,多用来表现佛、神、仙、妖、鬼怪等角色。



川剧脸谱(图自图虫网)


川剧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抹脸”“吹脸”“扯脸”和“运气”几种。最初变脸的脸谱是纸壳面具,后期经过改良,逐步发展为草纸绘制的脸谱。表演时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脸谱。


除了变脸特技,与木板戏台结合运用的毯子功,与器物结合的椅子功、把子功,与头帽服饰结合的翎子功、褶子功、水袖功等都是川剧前辈的创造与发明。正是这些出神入化、鬼斧神工的功法,造就了川剧独特的性格与特色。


一台戏,一抹妆,举手投足一段历史的厚重沧桑;一句词,一声腔,蓦然回首一曲佳话的千古绝唱······这便是川剧的魅力!


 

 

来源: 中国戏曲网 文旅中国 四川文旅厅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