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之评剧
发布时间:点击量:200

“春季里开花儿十四五六, 啊六月六啊看谷秀啊春打六九头,这么包装简直太难受,我张不开嘴儿,我跟不上遛……”199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如此包装》里的Rap让人记忆犹新。


这段唱词由评剧《花为媒》选段《报花名》改编而来,小品表演者赵丽蓉老师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评剧表演艺术家。


流传于我国北方的评剧,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善于表现人民生活而为观众所喜闻乐见。



评剧人物雕塑(图自图虫网)


兴盛于北方


评剧的前身是一种叫做“莲花落”的曲艺。莲花落,又称为“落子”,属于民间说唱艺术,19世纪末流行在河北唐山一带的农村。


随着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莲花落艺人迅速吸收了这种曲艺,开始演唱如《王二小赶脚》《杨二舍化缘》《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深受当地农民喜爱。


随后,莲花落艺人由农村进入工业城市唐山。1909年前后,剧作家成兆才根据文明戏和话剧,采用全套河北梆子乐器伴奏,对莲花落进行改革。由于演唱时用真声,高弦低唱,改革后的曲艺得名“平戏”或“平腔梆子戏”。


1935年,平戏在上海演出,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故采纳外交家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



评剧服饰纹理(图自图虫网)


1936年,评剧表演艺术家白玉霜在上海拍摄影片《海棠红》时,新闻界首次把"评剧"的名称刊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评剧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相继建立了中国评剧团、天津评剧院、沈阳评剧院。当时,评剧除在华北、东北地区广为流传外,中南、西北、西南的一些城市也有演出团体,成为有广泛群众影响的戏曲剧种。


2006年,评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众家之长


与其他剧种相比,评剧一直都以贴近生活而著称,具体表现在吐字清晰,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生活气息浓厚。这种表演形式生动又活泼,最善于表现当下人们的生活,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拥有众多受众。


作为近现代才兴起的剧种,评剧在发展过程中采众家之长,在角色行当、唱腔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


早期的评剧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后逐渐有了生、旦、丑三个行当。后来又受京剧和梆子的影响,最终发展成青衣、花旦、老旦、彩旦、小生、老生、花脸、小花脸等行当齐全的大剧种,但仍保留了自由活泼的民间小戏特征,富有生活气息。



评剧表演道具(图自图虫网)


唱腔方面,评剧在唐山民歌、莲花落等民间音乐基础上,吸收了东北二人转、京剧、河北梆子等冀东和京津一带地方戏曲的特色。


评剧唱腔为板腔体结构,包含了正调、反调、越调和越反调等四个声腔体系,每一种声腔都有其主体板式和附属板式两种。因此,演唱者润腔手法的不同,造就了许多风格迥异的流派唱腔。


其中,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创立的“新派”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是评剧革新的代表。传统评剧《花为煤》是新派推陈出新的经典之作,新凤霞以纯熟的演唱技巧,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塑造了青春美丽、富有个性的少女——张五可的艺术形象,从而将新派艺术推向了高峰。


此外,新凤霞还与新文艺工作者合作,创造了蜻蜓调、凡字调、送子调等新板式。这些新板式极大地丰富了评剧的唱腔艺术,推动了评剧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极具生命力的戏剧艺术。传承百年,评剧正在洋溢着生生不息的魅力。


 

 

来源: 中国戏曲网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