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花之兰花
发布时间:点击量:140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翻开文人墨客赞颂花草的诗句,其中不乏对“兰”的喜爱以及对其高洁品格的向往。


在数千年的历史流转中,中国人的爱兰之心显而易见,不仅赏兰、画兰、写兰,更赞兰,将之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



兰花有着品格高洁的寓意(图自图虫网)


王者之香


兰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兰科植物,在全球范围内有900属28000余种。我国传统栽培的兰花品种又名“国兰”,有春兰、蕙兰、墨兰、建兰、寒兰、莲瓣兰、豆瓣兰等。


春兰是我国兰花中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种类之一,主要生长在浙江、江苏一带;墨兰因开花时节大多在农历新年前后,也叫报岁兰,分布在台湾、福建、安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蕙兰外观多为一茎九朵花,因此又称九节兰,分布在甘肃、河南、安徽、湖北等广大地区。


这些土生土长的国兰品种与国外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和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



春兰是我国最常见的兰花品种之一(图自图虫网)


“兰为王者香”一语道出了兰在花中的崇高地位。它的叶修长劲健、油润光泽;它的花娟秀淡雅、姿态万千;它的香气甘厚纯正、清秀温馨。兰花在未曾盛开之前,与百草无异,而一旦花开,在园香园,在室香室。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明代李日华描绘兰香极其传神,说其妙处就在于这似有似无之间。清代程樊则描绘兰香为“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传统名花


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兰花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虽然其栽种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未有定论,但在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带有兰花纹饰的陶器。这一考古发掘表明,中国人对兰花的鉴赏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


人们起初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曹魏时期,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曹植在《公宴》一诗中对装点园林的兰花进行了描述。


直至唐代,兰花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的阶段。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兰花发展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花的书籍及描述众多。成书于南宋时期的《金漳兰谱》是中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30多个兰花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



蕙兰大都为一茎多花(图自图虫网)


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栽培法。而以兰花为题材的《春兰图》由南宋画家赵孟坚绘就,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清两代,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


花中君子


古往今来,兰花一直象征着美好、高洁、雅致,是“四君子”之一。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有着君子人格的典雅气质。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在圣人孔子眼中,兰花生长在清冷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别人的欣赏而停止开放。借此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修身养性,不会因穷困的环境而改变自己的品格。


诗人屈原也极爱兰花,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借此表达不随波逐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气节。


宋代词人柳永写道:“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于是有了“蕙质兰心”一词。清代郑板桥也有诗云:“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赞叹兰花的淡泊宁静之美。



兰花有着“花中君子”的美誉(图自图虫网)


在古文中,兰花常常代表着美好的品格。比如,“兰章”常喻诗文之美,“兰交”则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爱情的,如“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等。


除此之外,为了歌颂兰花的美,古人还创作了古琴曲《幽兰操》。琴曲如泣如诉,既是一首抒情曲,也是一首咏兰诗,后被《琴操》《古今乐录》《乐府诗集》等多部典籍收录。


“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千百年来,兰之精神、兰之情怀根植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脉络中,生生不息。


 

 

来源: 封面新闻 中国纪检监察报 CCTV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