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花之杜鹃
发布时间:点击量:103

“唯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当人间四月芳菲尽,杜鹃花悄然盛开,给世人再现山花烂漫的美景。


杜鹃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其种类繁多,花色绚丽,地栽、盆栽皆宜,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有“花中西施”“木本花卉之王”的美誉。



杜鹃(图自图虫网)


花中西施


根据化石研究发现,杜鹃起源于晚白垩纪至早第三纪的过渡期,有着距今超过6700万年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和栽培杜鹃的国家。


古人对于杜鹃的认识初始于其药用价值,汉代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对杜鹃花属的羊踯躅有详细记载:“味辛,温,有大毒。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这也是目前为止对杜鹃的最早文字记载。


时至唐代,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杜鹃的观赏价值并引种栽培,出现了将其移入庭院栽培的记载。


在《山枇杷》一诗中,白居易先是赞杜鹃之美,之后又遗憾很难移栽,写下了诗句“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此后,白居易去他地赴任也不忘带着杜鹃,几经尝试后最终移植成活。欣喜之下,他赋诗一首:“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白居易的一句“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更是为杜鹃争得了一个“花中西施”的美名。



杜鹃有着“花中西施”的美誉(图自图虫网)


到了宋代,杜鹃在南方传播开来,尤以在浙江常见。南宋潜说友纂修的杭州地方志《咸淳临安志》中收录了杜鹃,记载道:“杜鹃,钱塘门外菩提寺有此花,甚盛……映山红,大概如杜鹃,但色淡质粗耳。”


明代开始,有关杜鹃品种、分布、应用和育种的记载逐渐增多。《大理府志》记载当时大理的杜鹃花谱有 47个品种,并育有五色复瓣品种;《本草纲目》不仅对羊踯躅和山踯躅做了对比,还记载了杜鹃花中有“红者紫者五出者千叶者”等种类;《徐霞客游记》中描述了浙、湘、闽、滇等地杜鹃花开时的美景……


清代对杜鹃的栽培应用已比较成熟,陈淏子在《花镜》中有关于杜鹃栽培经验的总结,今日仍有借鉴意义。至道光咸丰年间,西方外来的杜鹃品种盛行,《桐桥倚棹》中有“洋茶、洋鹃、山茶、山鹃”的记载。


如今,通过各式各样的技术手段,众多性状优良的杜鹃被培育出来,成为世界著名花卉,深受全球人民的喜爱。


五大品系


杜鹃花色娇艳夺目,树姿秀雅清丽,可分为五大品系,即春鹃品系、夏鹃品系、西鹃品系、东鹃品系、高山杜鹃品系。



杜鹃花色娇艳,品种繁多(图自图虫网)


春鹃是杜鹃品系中最为常见的品种,因在春天开花而得名。春鹃叶片较大且多毛,植株常被人们称作“大叶杜鹃”或“毛鹃”,实则是白花杜鹃和锦绣杜鹃所杂交育得的变种。春鹃的花是两朵到六朵在枝条的顶端簇生的,待春季花开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


夏鹃由皋月杜鹃、五月杜鹃杂交所得,包括单瓣、重瓣、套瓣等多个品种。植株终年常绿、花开不断,既能盆栽,亦可地栽于相对遮阴的条件下,秀丽别致。


西鹃是荷兰、比利时等国培育的一系列矮化型盆栽杜鹃的统称,具有植株低矮、枝杆紧密等特点。西鹃花大色艳、花量丰盛,红枝开红花,而绿枝多开白、粉白、桃红色花朵。


东鹃花朵异常繁茂,所谓的“不见叶子只见花”,形容的便是它。从花期的角度看,东鹃一般会比春鹃略早几天开放。


高山杜鹃为杜鹃花科高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性喜冷凉,适合在湿度大、水分充足、腐殖质丰富的地方生长。其自然花期一般在三月至五月,根据种类和生长海拔高低而有所不同,在盛花期时花团连绵成片,蔚为壮观。



盆栽杜鹃(图自图虫网)


值得一提的是,杜鹃还是诗歌、国画中常见的题材,是人们抒发情感的常用意象。


元代王渊的《竹石集禽图》中,几枝盛开的杜鹃和一枝翠竹盎然挺立,几只禽鸟或栖息欲飞,或翻飞腾跃,画面惟妙惟肖;清代殷树柏的《杜鹃花图》描绘了一株盆景杜鹃,密繁的花朵,弯曲的老枝,根部簇拥的小草,画面恬静质朴;清代汪镛的《杜鹃百合图》,百合白花翠叶,高洁明艳,石上的杜鹃似向画外伸来,枝叶间花团锦簇,娇红竞放,灿烂多姿……


到了近现代,杜鹃常常出现在散文中。席慕蓉的《杜鹃》、裘山山的《梦里杜鹃》、沈学印的《守望野杜鹃》等都描写了杜鹃花之美,以杜鹃花感怀,抒发情感。


人间美西施,花中唯杜鹃。一座座的山峰、一片片的坡地,杜鹃静静地绽放,在每一阵微风中轻散属于自己的花香。

 

 

来源: 国际在线 林草中国 知网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