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之豫剧
发布时间:点击量:136

“一保官王恩师延龄丞相,二保官南清宫的八主贤王,三保官扫殿侯呼延上将......”春节档电影《满江红》一经上映,便带火了影片中数十段别出心裁的“摇滚豫剧”配乐。

 

带有浓重戏曲韵味的配乐改编自《穆桂英挂帅》《探阴山》《十保官》《五世请缨》《包公辞朝》等经典豫剧剧目,并融合了摇滚、电音等流行歌曲元素,由河南戏曲名家、中原第一“女丑”张晓英演唱。

 

节奏激烈、震撼而富有特色的豫剧配乐渲染了紧张、刺激的电影氛围,其唱段更是受到众多年轻观众的追捧与喜爱。豫剧,正以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向世人展示着传统戏曲的魅力。

 

豫剧闺门旦(图自图虫网)

 

生于古都

 

豫剧,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传承已有上百年。

 

豫剧诞生于七朝古都——开封。宋代时期,开封城内勾栏瓦舍遍地,民间演出十分兴盛。据宋代志书《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城“各庙会场,搭台演戏,建醮、修斋,大街小巷,按时不断”“至迎春日,庄农、毛女、百二十行,扮作各色杂剧”。

 

明初洪武年间,在朱元璋大力倡导以戏曲教忠劝孝的社会氛围下,开封的“弦索”“软舞”等戏剧演出一时兴盛,渐渐流行起一些时调小曲。

 

河南开封的豫剧牌坊(图自图虫网)

 

丰富多样的乐舞、杂剧、小曲等艺术活动为开封奠定了浓厚的戏曲基础。清代以后,一波戏曲浪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秦腔、昆曲、楚剧、淮剧等剧种相继涌现,并流传至开封,豫剧顺势悄然生长。

 

长于民间

 

清朝乾隆年间,豫剧的前身——梆子戏在河南盛行起来。

 

河南梆子戏来自于民间,是由劳动人民在庄稼地里干活时哼唱的旋律与歌曲演变而来。据清史记载,梆子戏在开封、杞县一带流行,曾与罗戏、卷戏等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

 

民国时期,梆子戏渐渐打开观众市场。除开封外,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地先后出现了供河南梆子戏演出的茶社、戏园,受到各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叫好之声,连连不绝。当时的《嵩岳日报》曾有载:“汴省簧戏屡演屡辍,惟梆戏颇持久”。

 

中国戏曲人物(图自图虫网)

 

1927年,河南省教育厅成立河南游艺训练班,开始编剧目、培养梆子戏演员,打响了“河南梆剧改革的第一声”;1928年,河南省教育厅又成立了戏曲审查会,颁发各种章程,吸引了一批知识分子加入梆子戏。自此,河南梆子戏的面貌焕然一新,逐渐走向繁荣发展的道路。

 

1950年,中南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子恢接见了群众河南梆子剧团的相关演员,他提到:“河南梆子是个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简称,我看可以取个大名为豫剧比较恰当。”

 

同年8月,群众河南梆子剧团在河南、河北等地巡回演出时将河南梆子戏正式改名为豫剧。豫剧之名由此风靡。

 

传至全国

 

因方言不同,豫剧在早期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后来,著名编剧杨兰春等人对豫剧四大地域流派唱腔进行了综合吸收和大幅改革,运用科学的发音,融入了歌剧元素,形成了“现代戏流派”。

 

豫剧《穆桂英下山》(图自图虫网)

 

流派的出现,标志着豫剧艺术的成熟。随着戏曲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艺术家投身豫剧表演。百花齐放的表演风格,塑造了更为多样的流派艺术。早期的有常香玉奔放多姿的“常派”、陈素真典雅细腻的“陈派”、崔兰田哀怨深沉的“崔派”等等。

 

在一代代表演家的传承与发扬下,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以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著称,极具“中和”之美。其唱腔大气磅礴、抑扬有度,故事节奏鲜明,矛盾冲突尖锐。既可表现恢弘大气的场面戏,也可演绎委婉动人的悲剧。

 

据统计,除河南省外,河北、安徽、江苏、山东等全国多个都有专业豫剧团。目前,全国有一百六十余个国有专业剧团,两千多个民营剧团,从事豫剧表演的工作人员达十万多人。

 

恢弘之气势,明快之节奏,余音绕梁尤未尽,谁人不赞豫剧美。一曲听罢,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来源: 腾讯网、汉程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