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浪漫的海滨城市青岛,有一座壮丽的跨海大桥,全长四十余千米,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于胶州湾之上,连接东西两岸。这是青岛市著名的标志性工程——胶州湾大桥。
胶州湾大桥(图自图虫网)
跨海大桥
胶州湾,古称少海、胶澳,位于中国黄海中部、胶州半岛南岸,是一个特殊的半封闭海湾,近似喇叭形。湾内有沧口水道、中央水道、大沽河水道等深水航道,港阔水深,海水终年不冻,为中国少有的天然优良港湾。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胶州湾的阻隔,东西两岸隔海相望,仅靠环胶州湾高速和轮渡连接,通行时间近两个小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两岸人员的往来和经济发展。
因此,为缓解青岛海湾地区的交通压力,提高运输效率,山东省政府决定修建一座跨海大桥。
2006年12月,胶州湾大桥揭牌奠基,动工兴建,时称“青岛海湾大桥”。2007年5月,大桥正式开工,并于2011年6月建成通车。整个工程历时四年,投资规模超过百亿元。
胶州湾大桥气势恢宏(图自图虫网)
胶州湾大桥建成后,不仅进一步完善了青岛东西跨海交通网络,缩短城市间的交通时间,还提高了人员流动和货物运输的效率,为周边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011年,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选出“全球最棒的11座桥梁”,胶州湾大桥榜上有名;2013年6月,胶州湾大桥荣获第30届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该奖项是当时我国桥梁工程获得的最高国际奖项;2018年,胶州湾大桥以现场核验评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摘得中国公路行业的最高奖项——李春奖。
如今,胶州湾大桥飞架胶州湾两岸,气势恢宏,承担着连接城市脉络的重要任务,成为我国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
规模浩大
胶州湾大桥由中国建桥者自行设计、施工、建造,建设规模浩大,施工条件复杂,是我国北方冰冻海域首座特大型桥梁,也是世界建桥史上建设标准和科技含量最高的现代化桥梁之一。
大桥主要由沧口航道桥、红岛航道桥以及大沽河航道桥三部分组成。其中,沧口航道桥采用的双塔平行稀索钢箱梁斜拉桥、红岛航道桥采用的主跨独塔平行稀索钢箱梁斜拉桥和大沽河航道桥采用的独塔独柱自锚式钢箱梁悬索桥均为当时国内首创。
大桥建设运作模式新颖,科技创新点多。开工前,我国众多桥梁专家、学者就已结合多项研究数据和实验成果,为大桥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与可行方案。
航拍胶州湾大桥(图自图虫网)
在建设过程中,面对海水、海雾的双重腐蚀,施工团队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及主桥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混凝土表面涂装防护的组合型防护方式进行防腐,大大提升了桥梁结构的耐久性,以确保大桥使用寿命达到一百年。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胶州湾大桥不断更新技术设备,落地实施山东省内首条复式收费机器人车道,开发人工智能无人机桥梁检测系统以及创新钢桥面铺装微创修复技术等,逐步迈向更为智慧化、人性化的发展道路。
整体来看,胶州湾大桥兼具规模与美感,结构新颖、造型独特。作为主体结构的三座航道桥与蜿蜒的非通航孔桥、海上互通立交相得益彰,既与青岛市的城市建筑风格相呼应,又富有现代化气息。
跨越苍茫浩渺的海面,连接遥遥相望的两岸,胶州湾大桥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更显磅礴气势,为中国桥梁史增添了新的辉煌篇章。
来源: 大众日报 半岛新闻 齐鲁网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