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琴派
发布时间:点击量:1384


古琴也称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文人修身养性、寄情抒怀的乐器,素来位居“琴、棋、书、画”之首。历史上的南京,长期以来就是中国文化中心之一,留下了不少名士琴家的踪迹及轶闻。


而在2008年,“金陵琴派”就已入选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古琴艺术源远流长,大致可以追溯到3000 年前,琴人伯牙与知音钟子期的故事脍炙人口。早在1800 多年前,南京地区便有琴艺活动的记载。东汉末年,相传文人蔡邕曾经到秦淮河畔探幽览胜,根据青溪五处不同特点,分别谱写成琴曲《游春》、《绿水》、《幽居》、《坐愁》、《秋思》(合称《蔡氏五曲》)。这是现存最早见之于记述的古琴曲之一。东晋丞相谢安性好音律,“家有名琴,后为齐竟陵王所宝”,相传他还作有琴曲《升平调》问世。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两个儿子王徽之(字子猷)和王献之(字子敬)皆具才气。太元十三年(388),兄弟俩相继都染上了重病,后来王献之先去世了。王徽之闻讯后,急忙赶到王献之的灵位前。他深知弟弟爱好琴艺,就把他生前弹过的琴取来,然而调了半天琴弦,却总是调不好。于是他便把琴摔到一旁,悲痛地大呼:“呜呼子敬,人琴俱亡!”旁边的人见此情景,不禁潸然泪下。从此,“人琴俱亡”的成语典故便不胫而走。




上世纪五十年代,南京西善桥出土了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砖刻。其中的阮籍、嵇康乃是古琴高手,不仅琴技精绝,也是琴曲创作大家。阮籍所作的古琴曲《酒狂》流传至今,现在的秦淮门西还有阮籍衣冠冢呢。南朝宋代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了王徽之邀请桓伊吹笛的故事,这就是夫子庙一个古地名“邀笛步”的由来,也是笛曲《三调弄》的由来。到了唐代,《三调弄》被改编为著名的琴曲《梅花三弄》了。



南朝帝王将相中喜好琴的人也有不少,梁武帝萧衍的《琴要》、梁元帝萧绎的《纂要》等,对后来古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尽管隋唐以后的南京受到朝廷冷落,然而古琴艺术却一直伴随着士大夫和文人。擅长琴歌的李白曾经七下南京,漫游秦淮。他的《示金陵子》一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琴艺活动:“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南唐帝王酷好文学艺术,宫廷画家周文矩笔下的《宫中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金陵宫女抚弦弹琴的风采。面对金人侵犯,南宋词人兼音乐家的姜夔来到桃叶渡。他有感于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与桃叶的爱情故事,写下了《古怨》的琴曲。


南京作为明代开国都城、留都和清代两江总督署所在地,一直就是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这一时期,南京的古琴音乐有了较大发展。明代著名琴学家黄龙山、杨表正、杨抡等人,曾在此从事琴艺、著述等活动。万历十三年(1585),南京三山街“富春堂”出版有杨表正的琴谱《重修正文对音捷要声谱传》、《琴谱正传》等,其特点是有琴必有歌,属于琴歌形式。万历三十七年(1609),刊行出版了杨抡所著的《太古遗音·伯牙心法》,一改前代乐人江操推崇的琴歌第一的形式。那时,抚琴也成了风花雪月中歌伎的基本素养。明末秦淮名伎卞玉京就是一位琴家,吴梅村听其抚琴后曾经题诗相赠。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客居秦淮门东期间,在其《闲情偶寄》中便有关于欣赏琴艺的独特见解。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五知斋琴谱》中,收录有金陵琴派所传的《关雎》、《秋塞》、《佩兰》、《汉宫秋月》等曲。乾隆年间,尤以《琴学心声》的编者、自称金陵“三山”人的庄臻凤最负盛名。


                


金陵琴派正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尽管后来几经盛衰,但凭藉琴家坚持不懈的薪火相传,这一流派延续到近代。清末民国时期,乃是南京古琴文化兴盛的重要时期。特别是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金陵琴派在原有基础上更注重琴家个人风格的表现,艺术影响逐渐扩大,日益受到社会重视。




金陵琴派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承前启后,融汇南北琴风,还汲取官家所提倡的“清和雅正”等艺术特质,在节奏、指法和音乐意境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在艺术与哲学理念上,历来强调琴家应具有全面的艺术修养,追求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琴艺精神的最高风范就是尽情地表达琴人的内心世界,只有从“琴心合一”走向“天人合一”,才可能达到一种高雅精致、清澄脱俗的审美境界;在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上,突出琴歌与琴曲并存,强调创新,反对雷同;在演奏特点上,则秉持古韵之遗,强调指法灵活细腻,演奏飘逸洒脱,跌宕起伏,尤以“顿挫”取胜,表现出一种抑扬有纪、参序有节的艺术风格。

清末至民国时期,金陵琴派以黄勉之、杨宗稷等人为代表而承前启后。黄勉之后来在北京创办金陵琴社,给北方琴坛带去了金陵气象。山东诸城琴家王燕卿应康有为之荐,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随后创立了“梅庵琴派”。在金陵这片土地上,南北琴风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了古琴艺术。1934 年,由王心葵、徐元白、夏一峰等人发起创立“青溪琴社”,活跃了金陵琴坛,并坚持古琴艺术的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 


                     


1949 年以后,南京市及秦淮区文化部门为了弘扬古琴艺术,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扶持措施:1954 年,由南京市文联音乐家协会、区文化馆共同成立“南京乐社”,下设古琴等四个小组,发掘、研究、传承发展古琴等优秀音乐遗产。至“文革”初期,秦淮区文化部门拨有经费并安排活动场地。1978 年以后,金陵古琴乐人开始在秦淮区文化馆正常开展活动,坚持每月雅集,先后组织开展培训班,培养了古琴艺术人才。先后举办了“刘正春古琴专场音乐会”、“张正吟师生、琴友古琴音乐会”等。2000 年,由秦淮区文化局倡议并出资,会同江苏省文史馆、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在区文化馆举办了首届江苏省古琴艺术研讨会,海内外百余位琴人参与交流,促进了南京地区古琴艺术的新发展。十多年前,又举办“打开希望之门──桂世民古琴专场音乐会”、“金陵琴社成立50 周年纪念大会暨民专场音乐会”等系列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黄龙山,江西弋阳人,后寓居金陵,是金陵派早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年代在嘉靖九年(1530)前后。他编有《新刊发明琴谱》两卷,卷前有自序。谱中共收琴曲24首,其中9首为无词琴曲,另15首均配有歌词。


 杨表正,字本直,别号西峰山人,福建延平永安县贡川人,后定居金陵,是金陵派代表琴家。主要活动年代在明万历十三年(1585)前后。编订《重修真传琴谱》,共十卷,计105曲。值得一提的是,他的105曲中,全部是有词的琴歌。



 


杨抡,字鹤浦,金陵人,活动年代在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前后,是继杨表正之后的又一位代表人物。有琴谱《太古遗音》传世。


韩畕,字石耕,宛平(今北京大兴)人。生于北方,但从小就随父亲辗转于吴越之间,以善弹古琴而闻名南京。他最擅长弹奏的琴曲是《霹雳引》,有人形容他弹奏这首曲子时“直使山云怒飞,海水起立。”气势之磅薄可想而知。




清代琴家庄臻凤(约1624~1667),字蝶庵,扬州人,自幼移居南京,随韩畕学琴。琴艺兼采白下、中州诸派之长。作曲强调创新。认为《高山》、《流水》诸曲,妙自入神,无需配备歌词,否则损害曲意;以所作14首琴曲撰成《琴学心声》,其曲各具特色。代表作为《梧叶舞秋风》,通过秋意萧瑟,梧叶飞舞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内心深藏的感慨之情。



夏一峰1883—1963),字福云。金陵派古琴演奏家。江苏省淮安县人。幼年家贫,曾在道士观里学习音乐技艺和随杨子镛学习古琴。1921年由淮安迁居南京,参加“青溪琴社”。1954年与民族音乐家甘涛先生等创建“南京乐社”,平生操弹二十余首琴曲,以《平沙落雁》、《渔樵问答》、《鸥鹭忘机》、《秋寒吟》为最佳。生前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夏一峰在南京有很多弟子,比如梅曰强先生。建国后南京著名的琴人还有张正吟、赵云青、王生香、朱赞成、邓文权、甘涛等。梅曰强先生桃李满天下,在南京仍然从事琴学研究教学的也有不少,比如桂世民、李家安、丁尔顺等等。



 

 

来源: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