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花之梅花
发布时间:点击量:134

四季更迭,花卉有序绽放,沁人香气弥漫空中,五彩花色点缀生活,世界因渺小之花,迸发出无限活力。

 

花在中国,除可供观赏外,还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有着深厚而浓重的历史,包含了众多精神底蕴,影响甚是深远。

 

梅花,素有“花中之魁”的美誉,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被人称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传统文化中,梅花高洁、坚强、不畏的品格,常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是中国人坚贞气节的精神象征。

 

梅花(图自图虫网)

 

历史悠久

 

梅花的培植始于商代,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尚书》有云:“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礼记》记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写道:“摽有梅,其实七兮!”......可见古时,梅子可作为调味品和食品出现于百姓生活中,是祭祀、烹调不可缺少的东西。

 

汉初以后,赏梅之风渐渐兴起。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这时期梅的品种,既能观花又能食果,功能实用,甚得人心。

 

隋唐五代时期,梅花的芳菲之貌和早春当先的节令特征,令无数人折服,艺梅由此盛行。据诗文记载,此时的梅花品种主要有江梅型、官粉型。巴蜀之地,出现了少见的朱砂型品种,在当时有“红梅”之称。

 

梅花品种多样(图自图虫网)

 

宋代,古人艺梅技艺大有提高,花色品种显著增多。南宋范成大的《梅谱》搜集12种梅花,详细介绍了繁殖栽培方法,成为中国第一部艺梅专著。

 

咏梅风气更为活跃,文人笔下的诗、画、赋,出现了不少与梅花有关的佳作。宋朝有张功甫的《梅品》与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等。元代的王冕爱梅、咏梅、画梅成癖,曾在九里山植梅千株,其《墨梅》之作,远近闻名。

 

明、清之际,艺梅的规模与水平愈加繁荣昌盛。梅花的品种不断增多,南京、苏州、杭州等地,更以植梅成林而闻名。咏梅的书、文、画等作品,争相出世,梅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如今,梅花遍布全国各地,每逢盛开期,爱梅者赏之玩之,乐在其中。

 

色香形韵

 

梅花,大多数生长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最宜植于庭院、草坪、低山丘陵等地,可孤植、丛植、群植,观赏性极高。

 

今人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等方面。

 

在色上,梅花的花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株株梅花怒放开来,缤纷色彩映入眼帘,令人难以忘怀。

 

盛开的纯白梅花(图自图虫网)

 

在香上,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徜徉于梅花丛中,香气常让人难以捕捉,却能时时沁人心脾,微风吹过,犹如身入香海,难怪古人常以“暗香”形容梅花香味。

 

在形上,梅花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形态,姿态各异,给人的观感自然不同。梅花的树皮漆黑、多糙纹,其根苍劲嶙峋,有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梅花的枝条大多清瘦,或弯曲如游龙,或径直顺势而下,形态多变,可呈现线条的力度之美。

 

在韵上,范成大的《梅谱》有言:“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故而,人们观赏梅韵时,当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此谓之“梅韵四贵”。

 

梅之意象

 

在民间,梅花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有“四德”“五福”之誉。

 

古人有言,梅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开始之本;开花为亨,意味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祥和有益;成熟为贞,代表坚定贞洁。而一朵梅开五个花瓣,便象征五福,即福、禄、寿、禧、财,有吉祥之意。

 

寒冬里的梅花(图自图虫网)

 

在世人眼中,梅花坚强、高洁、孤傲,它在凛冽寒风中傲然挺立,在皑皑大雪中绽放花蕊,幽幽冷香,随风袭人。这样的品格为人所敬重,故而,梅花又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物之一,是历代文人画和咏物诗中最常见的题材。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咏梅》道尽了梅花自强不息的傲雪精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陆游诗中,亦能寻觅到梅花不屑与凡桃俗李争艳的高洁之美。

 

在文学艺术史上,如此歌咏梅花之气节的作品,数不胜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的傲骨与品节在代代相传的口碑中,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坚守本心。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迎寒飘香,梅花一笑,鼓舞众人心。

 

 

来源: 新华网 华夏经纬网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