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宝动物之扬子鳄

在我国,有一些动物曾频频出现于古籍中。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其著作《聊斋志异》里便记载了一种古老动物,名为猪婆龙。
“猪婆龙,产于西江。形似龙而短,能横飞;常出沿江岸扑食鹅鸭。”据蒲松龄描述,猪婆龙生于江西附近水域,形状像龙,常以鹅鸭为食。后人经考证,认为其笔下的猪婆龙即为扬子鳄。
扬子鳄,古时称“鼍”(tuó),民间俗称“土龙”“猪婆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鳄类,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历史上,扬子鳄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等流域,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扬子鳄的栖息地逐渐收缩至长江下游流域,整个物种陷入濒危。
扬子鳄(图自图虫网)
鼍之神兽
早在甲骨文时期,“鼍”的称谓就已明确出现。《大雅·灵台》有“鼍鼓逢逢”之诗句,意为鼍叫起来像敲鼓一样发出“砰、砰”的声响。后在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西晋张华《博物志》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典籍中,均能见到“鼍”之踪影。
古时,由于扬子鳄鸣...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