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言文化之吴语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执我吃糕糕,外公讴我好宝宝。”不同于普通话版本的儿歌,这首《外婆谣》由温婉优雅的吴语而作,具有典型的吴侬软语特色,荡漾着浓郁的江南风情。
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江浙话、吴越语,分布于今浙江、上海、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部等地,使用人口九千多万,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底蕴深厚。
吴语分布于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图自图虫网)
吴越语言
吴语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扎根于吴、越故地,与吴越文化血脉相连,人文历史源远流长。
吴语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商末。当时,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南下,于太湖流域建立诸侯国吴国,他们带来的上古华夏语与当地语言结合,构成上古吴语。
此后,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吴、越文化逐渐交融,“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奠定了吴语良好的地域基础。
秦汉时期,吴语稳步发展。至西晋永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