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大湖之洞庭湖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宛若一块浸透月色的碧玉,经千年流转,潮涨潮落,始终以烟波浩渺的胸怀,滋养着八百里荆楚大地。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重湖等,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南纳四水,北接荆江四口,是中国第二大的淡水湖,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洞庭湖(图自图虫网)
千年云梦
从先秦的云梦大泽到今日的生态明珠,洞庭湖的呼吸与心跳,与这片土地的命运紧密交织。
自第四纪起,在新构造运动的作用下,湖南一带出现了早期的洞庭湖断拗盆地。后历经多次凹陷成湖、凸起成陆的演化,至全新世后期,洞庭湖整个湖盆已呈现出河网交错的景观,具有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
先秦以来,洞庭湖水域面积远超今日,时人称其为“云梦”“云梦泽”。有史料记载:“东抵蕲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云梦。”
战国后期,由于泥沙的沉积,...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