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文化之河姆渡文化

稻田丰收,碧水荡漾,姚江平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七千年前,先民在这里伐木建房、饭稻羹鱼、划桨行舟、制作器物,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
1973年,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址。从此,河姆渡文化名扬天下,成为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是中国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
半个世纪过去了,围绕河姆渡文化的考古仍在持续,一系列重大发现向世人展现出远古江南的繁荣图景以及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河姆渡遗址(图自图虫网)
惊世发现
时光回溯到五十多年前。
1973年的夏天,为改变稻田“雨多洪涝、雨少干旱”的困境,余姚县的相关部门召集工人,在河姆渡村北扩建排灌站机房。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们挖到了不少陶片和骨头。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随即在河姆渡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两次发掘共出土6700余件文物,发现了大片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大量人工栽培水稻和其他动植物遗存。
经专家认定,这是一个距今约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价值可媲...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