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之四合院
“门当户对”里藏着门第传承的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映着旧时闺阁的雅致,“下厨房”则满溢着烟火气的日常……这些刻在中国人记忆里的俗语,皆与我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四合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我国最为常见的民居形式,四合院不仅是居住空间的载体,更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与生活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筑领域的生动体现。 四合院(图自图虫网) 发展历史 所谓四合院,指的是在一个方正的区域内,由东、南、西、北房屋所围合的院落。我国最早的四合院式建筑是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出土的一组推断为西周时期的宗庙功能建筑遗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到了汉代,四合院的形制趋于成熟,出现了现如今四合院左右对称布局的建筑风格。同时,涌现出抬梁式、穿斗式及井干式等多样的木结构形式,并开始采用砖墙结构与卷翅式屋檐设计。 随着经济繁荣,隋唐时期的住宅日趋复杂和多样化,但四合院依然是主流设计模式。根据唐三彩四合院模型推测,当时的院落沿中轴线有大门、影壁,随后是一进或二进院落,每个院落均由正房、东西厢房构成,建...

查看详情 >

北京四合院及四合院文化

推荐理由:

提起四合院, 人们首先想到还是北京的四合院。这大约要从元代谈起,元代大都规划是十分严谨的,当时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就称赞大都的城市地面规划整齐,街道有如棋盘。

庭院深深——北京四合院文化漫谈

推荐理由:

自元代建都北京后,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的标志之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建筑艺术与景观 1906-1909 穿越十二行省之旅

作者: (德)恩斯特·柏石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白金版

作者:

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

作者: 张剑葳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辞典

作者: 乔丹 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