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早就有“君子以饮食宴乐”、“君子有酒,嘉宾设燕以乐”的记载。大然的美景,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欣赏各种艺术,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而一次美食的品尝活动,又何尝不能得到难以忘怀的身心愉悦呢!美食对人的诱惑,是以主体的需要为前提的。这种需要,一方面是自然人的下意识的生理本能。
对美食的追求,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从本质上看,是生命的需要,是趋利避害、保存和繁衍生命的需要。这样看来,人们追求味觉的愉悦,是一种十分健康和正常的要求。对于饮食与快适、享乐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
每每谈到南京的小食,无论是南京本地人还是来此旅游求学的,脑海中总是第一个蹦跶出“鸭血粉丝”,随后,“汤包”、”糖芋苗“、“赤豆元宵”、“旺鸡蛋”、“牛肉锅贴”、“鸭油酥烧饼”……依次滚滚而来。的确如此,在这金陵帝王州,产生了太多的美味佳肴,无论是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休戚相关的烤鸭,还是与孙中山口中的“豆腐”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建国方略·饮食为证》等,这些珍馐玉馔在人们的谈笑间传播到南京的大街小巷。
传统的秦淮小吃重油、重糖,不适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近二十年来,夫子庙小吃经营户陆续开发出一些新品种。"秦淮八绝"小吃品种有了调整,原先的葱油饼、五色小糕 、鸡丝浇面、薄皮包饺、熏鱼银丝面、桂花夹心小元宵等小吃,被新增的小烧卖、小茶馓、回卤干、鸭血汤、汽锅乌鸡、油炸臭干、梅花蒸儿糕、雨花石汤圆等取代。鸭油酥烧饼色泽金黄、外形饱满、不含油。麻油烫干丝干丝细如银丝,松散不结团。回卤干中的黄豆芽形态完满状似如意。鸭血汤中的鸭血颜色酱红,有葱花点缀。每一道小吃送到客人面前后,服务员都要用标准普通话介绍该小吃的历史典故。
传说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后,吃腻了宫中的山珍海味,一日微服出宫,在街头看到一家小吃店炸油豆腐果,香味四溢,色泽金黄,不禁食欲大增。他取出一锭银子要店主将豆腐果加工一碗给他享用。店主见他是个有钱的绅士,立即将豆腐果放入鸡汤汤锅,配以少量的黄豆芽与调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软绵入味送上,朱元璋吃后连连称赞。从此风靡一时,流传至今。
现如今,南京人在烧制中时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像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而被称为如意回卤干。
豆腐涝也叫豆腐脑、豆腐花,南京话又称“都不老”。
这道小吃全国各地都有,可南京的豆腐涝和其他地方的不大一样,除了一样的色白如玉。清香爽口外,南京的豆腐涝讲究一个佐料。什锦豆腐涝常常辅以虾米、榨菜、木耳、葱花、辣油、香油等十余种佐料,不光是颜色漂亮,口味更是醇、浓、香、鲜、咸淡适宜,辛辣适中,有滋有味。
值得一提的是,老南京人吃小吃还好个“说法”,这一点在豆腐涝小吃上也得到了验证。据说,豆腐涝,年轻人吃了健脑补脑,老年人吃了延年益寿,为了讨个好口彩,店家还在里面加入什锦菜,寓意前程似锦。
南京及其周边仿佛都有大煮干丝这道名肴,清人《望江南》词中就有“加料干丝堆细缕”之句,指的就是这种煮干丝。
说起此菜的来历,它与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乾隆曾多次下江南,许多名厨师为乾隆制菜。其中有一个菜名叫“九丝汤”,原料是取用豆腐干丝、口蘑丝、银鱼丝、玉笋丝、紫菜丝、蛋皮丝、生鸡丝、千张豆腐干丝,或加进海参鱼翅与火腿丝,加鸡汤、肉骨头汤煎煮,美味尽入干丝。于是煮干丝就名扬天下。
可是南京干丝,是一套不同于其他城市独特的制做方法。那些嫩而不老,干而不碎的干丝,均为豆腐店的特制而成。将豆腐切切细丝,配合各种汤料煮好,拌上香麻油和上乘酱油,入口清爽而回味悠长。
牛肉锅贴是南京赫赫有名的小食,形状似饺子,但比饺子略细长。这种小食上部柔嫩,底部酥脆,牛肉馅味道鲜美,别具风味。牛肉锅贴的做法有很多种,南京大街小巷的每家店做出的牛肉锅贴味道几乎都各不相同。
据传,北宋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初一,因皇太后丧事刚完,不思茶饭。独自在院中散步,忽然一股香气飘来,顿感心旷神怡,便寻着香气走到了御膳房。只见御厨正将没煮完的剩饺子放在铁锅内煎着来吃,突见皇帝大驾,大气不敢出。由于太祖多日没有进补,此时香味勾起了食欲,便品尝了起来,焦脆软香,甚是可口。而后,便追问小食的名称,御厨一时答不上来,太祖看了看用铁锅煎的饺子,就随口便锅贴命名之。
后来,这道锅贴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又经过金陵历代厨师们的不断研究和改进,最终成为今天的锅贴。
状元豆,南京夫子庙的特色小吃之一。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内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贫寒,每天读书到深夜,其母就用黄豆加上红曲米、红枣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装好,上面加一颗红枣给他吃,并勉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好中状元。后来,秦大士中了状元,此事传开,状元豆便出了名。
一些商家就利用学子的这一口趣味,便在夫子庙贡院附近卖起了状元豆,口彩说“吃了状元豆,好中状元郎”。状元豆实际上就是五香豆,和五香蛋一样,五香豆入口喷香,咸甜软嫩,细细品尝,趣味横生,由于烹制入味,一般色泽呈紫檀色,入口富有弹性,香气浓郁。
盐水鸭又叫桂花鸭,是南京著名的特产,因南京有“金陵”别称,故也称“金陵盐水鸭”。南京出产的以谷喂养的鸭,膘肥色白,肉质鲜嫩,宋代就闻名全省。
当时,南京城里盛行用鸭制作菜肴,曾有“金陵鸭馔甲天下”的美誉。明朝建都金陵后出现“金陵烤鸭”,紧接着又出现了“金陵盐水鸭”。这类鸭是用当年中秋时期的“桂花鸭”为原料,用热盐、清卤水复腌后,取出挂在阴凉处吹干而成。此鸭煮制后,鲜嫩味美,风味独特。因而在明代就闻名中外,与明末出现的“南京板鸭、一样畅销大江南北。清代时曾作为宫廷贡品。
五百多年来,”金陵盐水鸭“一直盛名不衰,现已成为江南一带民众普遍喜爱的佐酒佳肴。
鸭油酥烧饼,是南京夫子庙的传统名点。顾名思义,鸭油酥烧饼是用鸭油提炼出的凝脂和面烙出的烧饼。
一般而言,热乎的鸭油酥烧饼并不是那么的可口。因为鸭油与面会粘糊的有些不见层次。而凉一些,甚至是凉透了再食用,确实会很酥脆。
常见的鸭油酥烧饼分甜咸两种。甜的圆形,表皮滚满白芝麻,烤出来焦焦红黄色,像“蟹壳黄”,馅料是黑芝麻,不算很甜,咬在嘴里是清清的甜香。咸的则呈长圆形,有些像“牛舌饼”,馅料是鸭油葱花,鸭油和面的松软,有一种淡淡的咸香。
桂花糖芋苗是南京一道出名的甜点,和“桂花蜜汁藕、梅花糕、赤豆酒酿小圆子”一同被誉为金陵南京四大最有人情味街头小食。
光洁的芋苗口感润滑爽口、香甜酥软,汤汁呈酱红色鲜亮诱人,散发着浓郁的桂花香,吃后唇齿留香。选用新鲜芋苗,蒸熟后剥皮;加上特制的桂花糖浆,放在大锅里慢慢熬制。煮的时候要放一点口碱,这样芋苗煮才会煮出红彤彤、诱人的颜色。
小吃还是正餐,点心而非果腹,原本就是一种闲暇中的享受。夫子庙的小吃特别诱人,"秦淮风采"演绎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夫子庙的小吃,"色、香、味、形、具"式式精湛,要模样有模样,要滋味有滋味,更有一种让人感受诗一般遐思和联想的情趣,让人馋涎欲滴。金灿灿,黄澄澄,绿油油,白花花,如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甜滋滋,咸味味,酸渍渍,辣乎乎,似磊落人生,百味俱全。荤素果菜,随心所欲,春夏秋冬,各领风骚。
春天有荠菜烧饼、菜肉包子、四喜元宵 夫子庙小吃;夏天有千层油糕、开花馒头、刨凉粉;秋天有蟹黄烧卖、萝卜丝饼、鸡鸭血汤;冬天则有五仁馒头、水晶包子、豆腐脑。老牌的淮扬风味有口皆碑:有绵软味透、鲜嫩可口的干丝;咸甜适中、油而不腻的包子;香气扑鼻、余味浓郁的黄桥烧饼,香辣扑鼻的豆腐脑,人见人爱的的"什色点心",每笼十件、五个品种,荤素兼备,甜咸宜人。
夫子庙的特色还在于灵活生动的经营方式,不仅有青砖小瓦、粉墙坡屋,张灯结彩的"老淮扬",鳞次栉比排列着的是香气四溢、现做现吃的小吃摊,灯光下的动人笑靥,民歌式的招徕吆喝,为沉浸在灯影浆声中的迷幻秦淮带来了温馨和欢乐。
来源: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