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心相伴|疫情心理辅导篇
发布时间:点击量:470

情当下,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大家都做起了——居家隔离,以避免交叉感染、疫情扩散。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除了居家隔离,心理防护也至关重要。

封闭的环境下,让人感到压力、使情绪更加脆弱,易出现——

以上情绪,你占几条?占得越多,说明你越需要心理干预。


让自己隔离在家时保持好心情,有以下几种方法:




了解科学官方信息,不胡乱打探。要知道很多小道消息是很有情绪煽动性的,会让人陷入恐慌。要从科学官方消息中,了解有用信息,减少压力。


学习疾病及传染病防护的相关知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提高我们应对疫情的控制感,不至于手足无措。



维持正常生活状态,营养饮食,作息规律。


充实安排时间,别把注意力都放在负面消息上。让在家的时间尽可能充实起来,看书、看电影,做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事,心情自然也会放松一些。



长时间待在家,人会有很多不适,比如与亲人之间矛盾增多、觉得被限制了自由而产生冲动行为等。但此时最好努力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多与家人交流、互动,一起了解病毒防护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共同克服当下的困难。


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隔离。为阻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扩散,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隔离观察并不是被歧视,更不是被敌视,而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和保护有相关接触史的人员,阻断疾病的扩散,也是更好地保护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有的人觉得自己被“举报”、“歧视”了,心理不平衡,感到愤怒,开始抱怨,甚至表现出极端的行为。殊不知,还有很多相关人员主动报告,主动隔离。


隔离,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身边的人”,乐观面对,生活照样开开心心。这是不同的认知方式,对我们的情绪产生的不同影响。积极乐观地应对,给我们带来正性的情绪,消极悲观地应对,只会给我们带来负性的不良情绪。


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因为此次疫情来得突然,对病毒的特性了解有限,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加上各种不实信息满天飞,会让人产生恐惧感。在面对不确定性的威胁时,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是正常的,但我们要相信国家,相信科学,尤其是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后,国家对此次疫情有足够的信心。


所以,隔离人员在正视自身恐惧和焦虑的同时,要有理性和判断力,少刷微信或微博,只关注权威平台发布的消息,不信谣、不传谣,更无需恐慌!


正视和合理看待自己的躯体症状。由于此次疫情,跟流感高发季节有一定的重叠性,所以,有些感冒症状也需要排除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紧张、焦虑、恐惧等高压力状态下,有些人会出现“躯体化”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头晕、乏力、头痛等不适。由于居家隔离者尚未确诊,对于出现以上表现无需过于恐慌,很有可能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


因此,以积极心态面对,一方面可以减轻躯体化症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如果以上症状持续存在,也可以寻求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来排除。


规律、充实生活,与人保持交流,缓解不良情绪。由于居家隔离,空闲时间比较多,不规律、慵懒、没有目标的生活,容易让人产生焦躁不安、甚至抑郁的情绪,有的人还会变得容易发脾气。规律、充实的生活,加上坚持适度、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健身操、瑜伽、跳绳等),可以预防以上情况的出现。




 

 

来源: 网络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