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玩具之陀螺
发布时间:点击量:73

“草巷口的源昌铺子开了一半铺搭子门,靠东墙有一个卖‘耍货’的摊子,这里的‘耍货’即卖给小孩子的玩意。耍货中有‘捻捻转’‘地嗡子’……”汪曾祺先生在《草巷口》一文中提到的“地嗡子”,便是陀螺。


陀螺,一般呈圆锥形,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平衡于尖端的一点。传统陀螺多用木头制成,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其直立旋转,是一种十分普及且受欢迎的玩具。



陀螺多用木头制成(图自图虫网)


民间游戏


陀螺的起源已无法考证,但在考古遗址中有过出土。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曾出土过42件陀螺,其中陶制4件,木制38件。可见,陀螺从史前时期开始,就成了先民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娱乐玩具。


虽然有过不少实物出土,但史籍中关于陀螺的记载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可能是战乱频发导致有关典籍缺失,也有可能是陀螺的称呼和外号实在太多,后人难以考证。


目前,陀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书中提到:“梜者,镟作独乐及盏。”后经农史学家缪启愉考证,“独乐”即我们所熟知的陀螺,在当时用梜榆树制作而成。


唐朝文学家元结在《恶圆》一文中有记载:“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这里的“圆转之器”是用来逗孩子的玩具,从描述来看属于手旋陀螺之类。


到了宋代,出现了一种叫做“千千”的陀螺类游戏。玩的时候,将一个针状物置入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捻动针状物使圆盘旋转,等到圆盘快停止时再用衣袖拂动使其继续旋转,转得最久的就是获胜者。



陀螺在古代是常见的儿童玩具(图自图虫网)


明朝时期,“陀螺”这个名词才出现。“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帝京景物略》中收录的这首童谣足以说明,陀螺在当时已然成为儿童的常用玩具,且和春游踏青的习俗紧密相连。


清朝建立后,冰上运动得到大力发展,孩子们更喜欢在冰封的河面上打陀螺。因为抽打时发出的“嘶嘶”声好似猴叫,而且旋转得像猴子一样敏捷,陀螺在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冰猴”。


时至今日,在科技的加持下,陀螺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花样和玩法,如电动陀螺、发光陀螺等,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体育运动


想让陀螺转得又快又稳,需要有强健的身体和高超的技巧。因此,集休闲、娱乐、运动于一身的陀螺,逐渐发展为一种民族体育游艺活动,在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中流行甚久。


彝族认为打陀螺就是“打庄稼”,打赢陀螺寓意着来年庄稼会大丰收,当地还流传着“打赢达庄稼,打不赢皮干巴”的俗语。每年的正月十六是滇南彝区的陀螺节,赛前要举行祭祀陀螺神的仪式。


在壮语里,陀螺又叫“勒江”,形似圆锥,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制成。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是壮族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前后历时半个多月。比赛时,参赛者通过抛起以及拉绳使陀螺在地上快速旋转,以旋转时间长短为胜负标准。


白裤瑶族(瑶族的一个支系)过年最喜欢、最热闹的娱乐活动就是赛陀螺,他们将春节称为陀螺节。比赛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当裁判,选手们先将陀螺尖着地,以手按着,听见“开打”的令下后快速扯动手中的绳子,并顺势将陀螺甩出去,谁的陀螺转到最后,谁便是优胜者。



打陀螺可强身健体(图自图虫网)


佤族的陀螺以硬木制成,直径5至10厘米,上平下尖,又叫做“布冷”。比赛时分为两队,甲方先将陀螺抽旋于地,乙方将陀螺抽旋的同时抛击对方靶陀,以将靶陀打翻后,己方的陀螺仍能旋转为胜。若击中靶陀后双方的陀螺都在旋转,则看谁的旋转时间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5年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打陀螺被列为比赛项目,正式由民间游戏转变为体育竞技项目。


漫长的岁月里,陀螺这种既古老又新潮的玩具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来源: 文史天地 北京晚报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