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剑南道,绵竹景色娇;冰川玉露水潺潺,醇香醉飞鸟。”这首古朴大气的《剑南春之歌》向世人展示出了一幅多彩的剑南文化长卷,也让人记住了中国传统白酒——剑南春。
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市,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大唐名酒,其传统酿造技艺已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剑南春(图自剑南春集团官网)
宫廷御酒
巴山钟灵,蜀水毓秀。巴蜀大地上有一条成U形的名酒带,坐落在这条名酒带的绵竹,酿酒历史已有四千余年。
唐朝时,人们将酒命名为“春”,绵竹隶属于剑南道,故这里产出的美酒被称为“剑南烧春”。当时,剑南烧春以其浓烈芳香而驰誉全国,并作为宫廷御酒而被载于《旧唐书·德宗本纪》。
大唐皇室的长期御用造就了剑南春"大唐御酒"的历史地位。传闻,诗仙李白年轻时就常品饮剑南烧春。有次身上盘缠用尽,他便解下身上的貂裘质押换酒,“解貂赎酒”的佳话由此而来。
四川绵竹市剑南老街(图自图虫网)
时至宋代,绵竹酿酒技艺在传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酿制出了“鹅黄”和“蜜酒”。苏轼称赞蜜酒为“三日开瓮香满域”“甘露微浊醍醐清”。
明清时期,蒸馏酒成为主流产品,绵竹产出的大曲酒称霸全国。《绵竹县志》记载“绵竹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洁白,状若清露。”
新中国成立后,绵竹的酒厂继续生产大曲酒。1958年,酒厂投产高档白酒,由蜀中诗人庞石帚起名“剑南春”。
自此,剑南春进入黄金时代。
天益老号
常言道“酒好还需窖池老”,酿制美酒最大的“功臣”之一便是窖池。有着悠久酿造历史的剑南春,拥有一批不断代酿造的古老窖池。
“天益老号”酿酒作坊是剑南春酒坊遗址中最出名的一处。1985年6月,剑南春酒厂在对“天益老号”进行维护施工时,从其地下窖池中发掘出的纪年砖上有“永明五年”四字铭文。考古专家研究后认为“天益老号”酿酒作坊的地下窖池建造年代不晚于南齐永明五年(487年)。
酒的好坏与窖池有着莫大的关系(图自图虫网)
这一结论使绵竹盛唐生产宫廷贡酒之谜完全解开:正是由于从南北朝到盛唐130年的时间里,绵竹酿酒技术经过飞跃发展,“剑南烧春”才最终流誉华夏。
2004年,“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意味着中国考古学掀开了重视工业文明研究的崭新篇章,也折射出剑南春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
时至今日,天益老号仍然生生不息地酿造,为剑南春出产着传世美酒,延续着千百年前的美酒传奇。
工艺优胜
剑南春作为浓香型白酒的经典代表之一,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原料配方、古窖池发酵、酿造工艺以及陶坛储存是酿造高品质剑南春独特的基础和保证。
生态环境上,剑南春的产地绵竹位于四川盆地,来自青藏高原的冰川雪水经过层层渗透,汇聚于此。品质卓越的天然弱碱性水源,富含钙、锶、钠、钾等矿物精华和微量元素,为剑南春美酒的酿造注入灵魂。
原料配方上,剑南春以优质的糯米、大米、小麦、高粱、玉米五种粮食,按—定比例搭配而来。糯米酿酒幽雅细腻,大米酿酒绵柔甘冽,小麦酿酒清爽,红粱酿酒纯正,玉米酿酒丰满。
白酒贮存使用的陶坛(图自图虫网)
剑南春采用的陶坛贮存老熟是形成其“纯正典雅、丰满圆润”酒体风格的关键。陶坛对白酒贮存具有氧化、吸附和催化作用。酒液在陶坛中经过各种物理、化学变化而越来越稳定,酒中幽雅芬芳的陈香滋味也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而更加突出。
从南齐永明初酿,到盛世唐朝进贡宫廷,再到如今以中国三大名酒之姿进入寻常百姓家,剑南春勃发着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与醇香。
来源: 经济观察报 剑南春官网 剑南春微信公众号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