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徽菜,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一个“臭”字,这一印象大概来源于几年前因《舌尖上的中国》而为全国人所知的“臭鳜鱼”等“臭系名菜”。
其实,徽菜是皖南菜、皖江菜、淮南菜等风味的总称。其擅长烹制以咸鲜味为主的菜肴,突出本味,讲究火功,注重食补,在我国八大菜系中独树一帜。
臭鳜鱼是徽菜中的经典(图自图虫网)
徽商崛起
徽菜发源于南宋时期,是古徽州(今绩溪、歙县一带)的地方佳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据《徽州府志》记载,宋高宗曾问大学士汪藻“歙味”如何,汪藻用了诗人梅尧臣的诗句“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来对答。牛尾狸即果子狸。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徽州地区早在南宋年间就因用山区特产入菜而闻名。
徽菜真正兴盛起来是在明清时期,与当时徽商的崛起有着莫大的关系。
明清两代,徽商进入鼎盛时期,商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徽商们财大气粗,奢侈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侈饮食”,对食物的精益求精促使一批徽菜厨师迅速成长起来。
徽菜的兴盛与徽商有着莫大的关系(图自图虫网)
徽厨们不仅继承徽菜的烹饪传统,把徽州人的食俗传到异乡他邦,还吸取各地烹饪技术之所长,不断丰富改进徽菜技艺。那时,全国各地徽菜馆达上千家,仅上海就有140多家,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近年来,徽菜的概念有所扩大,不单单指古徽州地区的地方佳肴,而是集中了安徽各地的风味特色、名馔佳肴,逐步形成了一个雅俗共赏、自成一体的菜系。
南北融合
安徽省地跨南北,气候多样,不同的地理环境塑造出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因而,安徽省在饮食上融合了南北方的特色,各大风味自成一派。
皖南菜是徽州菜的主流,主要流行于黄山、歙县、屯溪等地。皖南地区山地众多,水系较密,气候温和湿润,利于物种生长。
于是,野兔、野鸡、甲鱼、鲩鱼、花菇、蕨菜、黄花菜、香椿头等食材,在擅长烧、炖,讲究火功的皖南人手中,摇身一变成老蚌怀珠、李鸿章杂烩、椒盐米鸡、霍山风干羊肉锅等佳肴。
与山珍野味遍布餐桌的皖南菜相比,盛行于芜湖、安庆、巢湖等沿江地区的皖江菜以烹调江鲜、湖鲜见长,擅长红烧、清蒸和烟熏等技法。
经典皖江菜火烘鱼以青鱼为主要食材,烹制过程中会用到腌、熏、卤、焖等多道工序,烟熏味与鱼香味完美融合,尝起来皮酥肉嫩、顺滑多汁。相传,朱元璋尝过此菜后,给出了"淳香奇绝火烘鱼,江南美食第一味”的评价。
淮南牛肉汤(图自图虫网)
到了淮南地区,流行于这片土地上的风味饮食,就不像皖江菜那么“鲜”了,这里有着食牛羊肉的习俗。风靡全国的“淮南牛肉汤”就是用淮河两岸的黄牛肉、千张、红薯粉丝等为原料,配上香料、高汤、辣椒油、葱蒜、香菜等辅料制作而成。
总的来说,徽菜的几大主要风味利用各自的地理环境优势,就地选取食材,菜肴各有千秋,丰富多彩。
四季时鲜
青山绿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地理环境,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材原料。因此,新鲜的食材是徽菜的显著特点。
春天,草长莺飞,万物复苏。三、四月份正是鳜鱼上市旺季,可蒸、可红烧、可制成名菜“臭鳜鱼”,鲜嫩肥厚的肉质,让食客唇齿留香,久久不能忘怀。
各类竹笋也在春季纷纷上市。鲜嫩淡黄的毛竹笋可用来炖老鸡、烧排骨、油焖,而水竹笋、紫竹笋、金竹笋可同腊肉、青蒜、红椒煸炒,色彩惹人喜爱。
夏季是黄花菜盛开的季节,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山环境中的黄花菜品质尤佳。黄花菜洗净后蒸熟晒干,无论是凉拌、热炒,还是炖汤,都是提鲜的佳品。
经典徽菜——符离集烧鸡(图自图虫网)
此外,蕨类植物在夏季随处可见。其嫩茎既可与肉丝同炒,做成“龙爪肉丝”,又可晒干后制成干蕨菜;鲜根打成蕨渣后,入水过滤,搓洗沉淀取粉,可制成蕨粉汤圆。
秋季,软糯香甜的板栗成为菜品中的主角,香菇板栗、板栗烧鸡是必吃的美味。
在冬季,清炖汤菜备受欢迎,从山崖上采摘灰褐色的石耳入汤,成就了石耳炖鸡、石耳老鸭煲、石耳豆腐丸等名菜。
凝聚着深沉古朴的乡情,徽菜随着徽商流传于大江南北,每一道菜肴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来源: 合肥晚报 中安在线 界面新闻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