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古今的中国桥之南京长江大桥
发布时间:点击量:47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作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被称作“争气桥”,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长江大桥(图自图虫网)


重大决策


在南京江面上架设桥梁,联通南北,一直是中国人的愿望。但“长江险,天可恃”,长江南京段江面平均宽度超过1500米,最狭处也有1100米,水深多在15至30米,最深处超过70米。


长江这道“天险”成为横亘在建设者面前的难关。美国桥梁专家华特尔曾来南京考察,得出“长江南京段水深流急,在南京建造大桥不可能”的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铁路运量大增,轮渡的渡运能力趋近饱和。长江成了制约运力的“卡脖子”难题,在江上建造便于通行的大桥迫在眉睫。


1956年5月,铁道部一级工程师胡竟铭率两个勘探队和一个设计组来到南京,收集、整理南京地区的水文、地质、气象、航运等资料,对长江南京段进行实地勘探。



南京长江大桥夜景(图自图虫网)


经过层层讨论和研究,铁道部采纳了宝塔桥桥址方案。该处位于长江窄口的出口处,水势平稳,流向顺直,河床变化不大。在此建桥,可使南京车站与浦口车站之间的线路最短,离市区也仅两公里,既不妨碍城市规划,又能方便市民来往。


就这样,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自力更生


1960年1月,各项准备工作大体就绪之后,9号桥墩钢围笼浮运下水,正式宣告南京长江大桥开工。


然而,工程刚上马,就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大江之上的正桥,由钢筋铁骨组成。当时,中国还没有技术能力生产符合要求的钢材,国外企业也不愿提供。1961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大桥钢梁所用的钢材不再进口,采用国产同等性能的钢材替代,做到“用自己的钢,建自己的桥”。


此时,“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鞍山钢铁挑起了这个重担。在一无经验、二无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鞍钢人研制出了合格的桥梁钢。6.6万吨优质钢材,一举铸就了举世瞩目的南京长江大桥,这批钢材也因此被称为“争气钢”。


大桥施工过程中,最难的是水下作业,桥墩沉井井底清岩工程的潜水深度达66米,超过当时国际公认的空气潜水极限深度。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经过周密测算,研制出了“水面吸氧减压法”等潜水方案,成功克服水下作业的难题。



南京长江大桥桥面(图自图虫网)


1964年9月,在秋汛洪水的冲击下,大桥的5号和4号桥墩悬浮沉井的锚绳先后崩断,自重6000多吨、七八层楼高的沉井在激流中来回摆动,最大幅度达几十米。一旦主锚崩断,大桥将面临沉井倾覆、桥址报废的危险。建桥工人冒着生命危险,连续抢险近两个月,最终采用“平衡重止摆船”的方案,使大桥转危为安。


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广大建设者齐心协力、大胆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施工困难。他们创造了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氦氧深潜水、72米深水基础工程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果,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世界空白”。


时代特色


1968年9月30日,南京城万人空巷,5万多名军民齐聚长江两岸。汽笛声响,一列7节车厢的火车从大桥上平稳驶过,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正式通车。同年12月29日,扬子江畔再次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喜讯: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贯通。


建成后的南京长江大桥是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由正桥、南北桥头堡和南北引桥组成。铁路桥全长6772米,公路桥全长4589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


桥头建筑选用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钟训正等人设计的方案,南北各有一对复合式桥头堡。大桥头堡塔楼全身为米黄色,分立于大桥两侧,顶端为高5米、长8米的钢制“三面红旗”。小桥头堡在结构、外型、颜色上与大堡类似,突出公路桥面的部分为工农兵雕像。



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图自图虫网)


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2块铸铁浮雕,其中100块向日葵镂空浮雕,96块风景浮雕,6块国徽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与天安门广场一样的白玉兰花形路灯,以展示中华民族的铮铮骨气。


南京长江大桥的竣工使火车的过江时间由过去靠轮渡的1.5小时缩短为2分钟,“天堑变通途”,华东地区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如今,南京长江大桥已成为南京的标志性建筑,巍然屹立在奔腾不息的江水之上,成为一个时代的剪影。它承载着自力更生的精神与民族复兴的愿景,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历久而弥新,激励人们在新时代筑起更多的“南京长江大桥”。

 

 

来源: 中国政协文史馆 江苏档案 红色在线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