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电文物-南京长江大桥玉兰花灯重新试亮
发布时间:点击量:237



曾经,小学课文《南京长江大桥》这样写道," 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 这也是很多人对玉兰花灯的印象来源。当站在桥头上望去时,数百枚玉兰灯凭栏而建,分列在桥梁两侧,整齐而壮观。夜幕下的长江大桥被暖暖的“星星之光”铺满。




这些玉兰花灯,不是普通的路灯,而是“通电的文物”——它们与1968年全线贯通的南京长江大桥“同龄”,50年来为穿梭于长江南北的行人、车辆照亮了道路。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




1949年前后,南京火车轮渡运力为每日20渡,新中国成立后将运力提高到1958年的每日100渡,但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铁路运量大增,轮渡的渡运能力已趋饱和,“天堑”长江成为京沪铁路的严重瓶颈。据此,国务院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即提出修建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计划。




1959年2月,大桥工程局第二桥梁工程处进驻南京岸工地,承担5号墩及其以南工程。工程施工以大桥局第二、四桥梁工程处为主集结施工队伍开始开辟施工场地,修建铁路专用线共约30公里,公路约14公里。6月28日引桥工程开始打桩。11月15日南京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成立,大桥工程局局长彭敏任总指挥,梅旸春任总工程师。




1960年1月18日,主体工程正桥桥墩开工,正桥9号墩钢围笼浮运下水,宣布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大桥建设全面启动。之后,南京大桥正桥9桥墩陆续开工。桥梁科学技术研究所驻南京工作。


1964年9月,大桥工程遭遇建设中的最大危机,大桥面临着沉井倾覆、桥址报废的巨大危险。建桥工人在洪水中冒着生命危险,连续抢险近两个月,最终使大桥转危为安。



1968年9月9日至26日,由铁道部会同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上海铁路局、大桥工程局等单位组成大桥验收交接组,在桥南往返开行重载列车试验,测验数据,取得实测结果,证明钢梁及其结构等均优良,达到设计标准。




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先行通车,南京市五万多军民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同时大桥的配套工程南京火车站也举行落成典礼。10月1日,上海铁路局正式接管铁路桥并开始运营,凌晨3时,从福州开往北京的46次快车成为铁路桥上通过的第一列客车。1969年1月1日,长江大桥公路交付使用。




公路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南北交通的要道,公路桥1992年日均通过机动车4万多辆,为建桥的初期通行量的4倍。2011年,大桥公路桥的通行量设计上限为每日1.2万辆,然而由于南京的城市发展,又因为南京长江大桥是南京通过长江唯一不收费的过江通道,桥上的车流量日益增加,2011年日均车行量约8万辆,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



铁路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铁路的第一通道咽喉,自大桥全面建成通车24年来,铁路桥的通过量,1992年全年达到4.58万列,243.18万辆,为大桥通车前南京铁路轮渡全年渡运车辆的2.7倍;1999年通过列车4.5万列、243.4万辆,平均每日通过约60对。2011年,每日平均通过约200对。



航运

南京长江大桥所在的长江下游干流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水域之一。2010年,通过大桥水域的船舶日均达2300艘次,高峰时日通行量接近3000艘次。



旅游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景点,也是江苏和南京地区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大桥建成24年间,先后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64批,部长级贵宾637批,国际友人和外国观光者210万人次,港澳台胞和海外华人120万人次,国内各地游客3400万人次。




公路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由正桥、南北桥头堡和南北引桥组成。正桥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4车道的宽度,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


铁路桥

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正桥长1576米,其余为引桥,公路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


桥头堡

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建筑选用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钟训正等设计的设计方案,桥的南北各有一对复合式桥头堡,大桥头堡一对、小桥头堡一对。


栏杆

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2块铸铁浮雕,其中100块向日葵镂空浮雕,96块风景浮雕,6块国徽浮雕。在96块风景浮雕中有20块不重复的浮雕都是描绘祖国山河风貌和歌颂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堪称“新中国红色经典”。


路灯

人行道旁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每对相隔40米。晚上,桥栏杆上的1048盏泛光灯齐放,桥墩上的540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对玉兰花灯齐明,桥头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盏钠灯使大桥像一串夜明珠横跨江上。



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的辉煌。


同时长江大桥也是中国著名景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南京长江大桥当初的设计流量是每天58000辆,1968年底刚刚通车时,流量还远远达不到10000辆。到上世纪80年代,流量就已达到了设计标准。之后,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大桥的负荷成倍增长。最大的流量出现在2015年年底,扬子江隧道通车之前,高达每天91000辆。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交通管制措施,包括禁止货车通行、禁止外地牌照车辆上桥等,但车流量仍居高不下。直到大桥封闭维修之前,测算的流量仍有每天83000辆。


由于长期处于超载、超负荷运营状态,公路桥桥梁构件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和耐久,确保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安全,市政府决定对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进行维修改造。


作为通电文物的玉兰花灯,2016年南京市公建中心按照文物修缮的标准,也开始对南京长江大桥玉兰花灯的拆解工作,玉兰花灯被编上号,记下原有的位置,经拆解后,送入位于江北的一处仓库进行“疗伤”。


在长达两年的封闭维修后,南京长江大桥开始进入最后调试阶段。2018年11月21日傍晚5点,长江大桥上的50多根玉兰灯,在阔别大桥两年之后,重新点亮,绽放在江面之上。不久将会全部安装完成,并且预计在2018年底,南京长江大桥将完成全部修缮,再次通车!


据施工方介绍,大桥桥面沥青铺装结束后,上月底从北引桥开始安装灯杆,然后是灯具安装、穿线,最后放上玉兰灯灯罩。玉兰花灯共有299根,每根灯柱上有5盏玉兰灯,一大四小,一共1495盏。据大桥文物修缮负责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淳庆介绍,玉兰花灯依然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保留文物的本体,恢复玉兰花灯本来模样的同时,延长使用年限。因此,所有的灯罩还是采用原有的亚克力材质。根据文保要求,新的灯罩在安装前,必须与原有的文物进行比对,一一“过关”。













 

 

来源: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