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系之苏菜
发布时间:点击量:115

在舆论场上异常热闹的“散装江苏”,即便是谈到美食,好像也难逃“内斗”。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苏菜由金陵、淮扬、苏锡、徐海四大风味组成,样式繁多,名目庞杂。


苏菜四大风味极具地域特点,淮扬菜刀工精细,苏锡菜配色和谐,金陵菜玲珑细巧,徐海菜口味浓重。它们同属苏菜菜系,但又同中有异,各有千秋。



松鼠鳜鱼是经典的苏菜菜品(图自图虫网)


南食台柱


一直以来,江苏都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物产丰饶,饮食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关于江苏地区各种美食的记载自古有之。


春秋时期,齐国的易牙在徐州传授厨艺,由他创制的“鱼腹藏羊肉”千古流传,是为“鲜”字之本;专诸为刺吴王,曾在太湖学“全鱼灸”,其中一道就是现在的苏锡名菜“松鼠鳜鱼”;汉代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上发明了豆腐,最先就是在苏、皖地区流传……


及至唐朝,伊斯兰教徒陆续来到江苏,苏菜受清真菜的影响,烹饪更为丰富多彩。南宋时,不断丰富发展的苏菜发展壮大,与浙菜一起同为“南食”的两大“台柱”。



大煮干丝是淮扬菜的代表作(图自图虫网)


南宋之后,苏菜的口味有了较大的变化。原先,南方菜咸而北方菜甜,江南进贡到长安、洛阳的鱼蟹是要加糖加蜜的。南宋定都临安后,大批中原士大夫南下,给南方菜系带来了偏甜的中原风味,苏菜中的嗜甜特性由此而来。


到了清朝,苏菜流行于全国,相当于如今川菜、粤菜的地位。乾隆帝南巡时十分喜爱苏州当地的美食,夸赞苏州为“天下第一食府”。


四大风味


“肴馔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清稗类钞》一书中举例的十大美食名城,江苏占了一半,可见苏菜的内容之丰富。苏菜的金陵、淮扬、苏锡、徐海四大风味,味道清鲜,咸中稍甜,注重本味,各有特色。


金陵风味的苏菜,又称京苏菜,以南京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京苏菜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善用炖、焖、烤等烹调方法。其菜品细致精美,口味平和,南北皆宜。


此外,京苏菜以善制鸭馔而出名,素有“金陵鸭馔甲天下”的美誉。烤鸭、盐水鸭、鸭油烧饼、鸭血粉丝汤……无论是酱泡腌制还是烧烤烹煮,百变的制法让每一只鸭子都无比美味。



金陵名小吃——鸭血粉丝汤(图自图虫网)


在整个苏菜菜系中,淮扬菜占主导地位。其既有南方菜的鲜、脆、嫩,又融合了北方菜的咸、色、浓特点,形成了甜咸适中、咸中微甜的风味。淮扬菜选料严谨,重视调汤,讲究原汁原味,并精于造型,瓜果雕刻栩栩如生。


苏锡菜流传于苏州、无锡一带,其菜肴注重造型,讲究美观,白汁清炖独具一格。就口味上来说,苏锡菜偏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烂脱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失其味。


徐海菜近齐鲁风味,肉食五畜俱用,水产以海味取胜。菜肴色调浓重,口味偏咸,习尚五辛。无论取料于何物,徐海菜均注意“食疗、食补”作用,烹调技艺多用煮、煎、炸等。


鬼斧刀工


苏菜四大风味各有千秋,不尽相同,但严格的选料,考究的刀工,精准的火候等共性使其享誉海内外,常常出现在国宴的餐桌上。


相比其他菜系,苏菜在刀工上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就拿人们争相追捧的文思豆腐来说,制作时将一块豆腐切丝如发,烧熟后要在羹汤中丝丝散开、绵而不断。大煮干丝成败的关键也在刀工,要求先将豆腐干横劈成24片以上的薄片,再细切成丝。



文思豆腐极其考验刀工(图自图虫网)


文思豆腐若是明面展现出刀工精湛的话,那么狮子头就是刀工体现在了内部。狮子头中的肉馅是最考验刀工的地方,它不只是剁碎就成功了,而是需要用刀把整块肉切成黄豆大小的均匀颗粒,否则就达不到软嫩不腻的口感和凹凸有致的外形。


“三套鸭”“叉烧鳜鱼”“三鲜脱骨鱼”“八宝鸭”等很多名菜虽然从外表上看不出刀工,实际上都运用了精湛的脱骨刀法。


手起刀落间,尽显苏菜的美妙绝伦,松鼠鳜鱼是其中色香味俱佳的代表。清代《调鼎集》中就有关于“松鼠鳜鱼”的做法记载:“取季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如此做出来的松鼠鳜鱼外皮酥脆,内里柔嫩,造型别致有趣。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从国宴中的主打,到《红楼梦》中的金陵风味,苏菜多彩多样,雅俗共生,传递着江苏的人文,更折射着江苏人的生活态度。

 

 

来源: 凤凰网 新京报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可以点我访问

南京学习在线——专注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